
搜狐娱乐专稿 (哈麦/文)今年国庆档8天假期,全国电影票房18.35亿元,比去年国庆档7天的21.05亿元下滑近13%。
如果除去情况特殊的2022年,2025年国庆档票房创了2017年以来的新低。
十年前的2015年,国庆档票房18.59亿元,那时售票平台的服务费还没有计入票房统计。如果不计“服务费”,2025年国庆档票房16.41亿元,远不如2015年国庆档。
观众变谨慎
因为《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我和我的家乡》《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主旋律商业片的大卖,国庆档票房曾在2019年-2026年达到过一段高峰,这三年国庆档票房分别为44.66亿元、39.67亿元、43.88亿元。
2023年-2025年,国庆档票房分别为27.35亿元、21.05亿元、18.35亿元,是明显的下行走势。
这跟影市大盘是同步的,2023年全国电影票房549亿元,2024年跌到了425亿元,2025年要不是《哪吒2》单片的爆火救活了上半年影市,今年全年票房预计也会同比下滑。
所以国庆档票房不及预期,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整个影市没有结束下行周期,遇冷是意料之中,像暑期档那样前冷后热的绝地反弹反而是意料之外。
与此同时,网剧、短剧、短视频、游戏、演唱会,甚至旅游,都在跟电影争夺人们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在这个背景下,再去看今年国庆档的票房表现,就一点也不意外。
现在观众看电影,必须得有一个或多个充足的理由,一部电影要想大卖,它不能仅仅是还可以,得达到各方面都要很好的标准。
今年从春节档到五一档到暑期档,都充分说明了观众的谨慎和“挑剔”。
以刚刚过去的暑期档为例,豆瓣评分8.7分的《罗小黑战记2》、8.7分的《F1:狂飙飞车》、8.0分的《戏台》、7.6分的《长安的荔枝》都没能爆,那些7分以下的如《东极岛》《酱园弄·悬案》《恶意》《聊斋:兰若寺》就完全没翻身的机会。
票房超预期的几部如《哪吒2》《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都是豆瓣8.2-8.7分,在其所在的各个类型领域都做到了特别突出的作品。
唯一的例外是凭选题就胜出的《731》。这部电影上映前猫眼、淘票票累计想看人数创了历史新高。上映后几大平台至今尚未开分。成为国庆档第二,上映21天累计卖到近19亿,也算超出预期。
8分以下无爆款
再看今年国庆档的新片,除了两部新人作品《震耳欲聋》和《毕正明的证明》带来了一些惊喜,其他电影几乎全都不及预期。
陈凯歌的《志愿军:浴血和平》作为续作,基本保持了该系列的水准。
但它所处的市场环境是,主旋律商业片这个类型本来就已显出疲态。而暑期到国庆,两部历史创伤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731》又对国民情绪产生了提前消费,这让它很难再超越。
《志愿军》前两部都在国庆档上映,票房分别是8.68亿元、12.06亿元,第三部上映9天累计票房4.84亿元,预计最终票房可能落在6-7亿元,为系列最差。
豆瓣评分6.5分的《刺杀小说家》曾在2026年春节档卖了10.35亿元。
那时候,观众对视效大片的包容度还是比较高的,《刺杀小说家》这种类型和故事设定也算有新鲜感,最终的票房表现让投资方和主创相信观众需要这样的作品。
但五年后,豆瓣6.1分的《刺杀小说家2》不再有同样好的待遇。
它的双穿越设定,小说家对抗自己欲望的内核,都显得老套、过时,大部分观众也不再愿意为了特效埋单。
作为档期内的头部大片,《刺杀小说家2》上映8天卖了不到3亿元,预计最终票房可能超不过4.5亿元,很可能面临亏损。
韩寒公司出品,韩寒监制,黄渤、范丞丞主演的《浪浪人生》前期宣传的是喜剧片,但它的喜剧元素并不多,更像是一部煽情家庭片,只是达到了勉强可看的水准,跟观众的期待不符。
好在这是一部新导演执导的中等制作电影,上映9天累计票房2.4亿元,预计最终可能卖到3亿元,如果总成本控制在1亿元以内,能做到回本,甚至赚一些。
路金波的果麦文化、光线、易中天的海平屋脊影视文化、韩寒的上海亭东影业出品,易中天编剧、监制的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选了一个不错的IP,但是电影的呈现是大人、小孩两头都不讨好,娱乐性不够,深刻性也不足,对主角曹操的塑造“避邪就正”,走向扁平化。
另一部IP动画《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难改低幼印象,对家庭观众的吸引力有限。
在动画电影越来越受欢迎,票房屡创新高的大环境下,《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这两部国庆档动画可以说严重不及预期,上映8天票房各卖了7500万元、4900万元,加速了国庆档的下坠。
由麦浚龙执导,金城武、刘青云、梁家辉、古天乐、高圆圆等明星主演的港片《风林火山》是用文艺片的手法在拍港式犯罪动作片,其观感完全不符合观众对火爆港片的预期,豆瓣评分6.4分,上映8天票房不到7300万元,最终可能难破亿。
今年国庆档少有的惊喜是新人给的。
新人导演佟志坚用酷炫的摄影调度和凌厉的剪辑拍了一部具有年代特色但体验新潮的反扒电影《毕正明的证明》,爽感和燃感都达到了优秀犯罪类型片的标准。
新人导演万力从一位出身聋人家庭的健听律师的真实从业经历取材,拍了一部关于聋人反诈的电影《震耳欲聋》。电影聚焦于这位一心想往上爬从而撕掉原生标签的底层律师,拍出了一个小人物的复杂性、悲剧感,以及他身上理想和现实的撕扯。
《毕正明的证明》主演王安宇和《震耳欲聋》主演檀健次都是娱乐圈的明星,电影圈的新人,他们都在各自的作品里有不错的表现,算是电影圈难得的新鲜血液。
《震耳欲聋》豆瓣7.5分,《毕正明的证明》豆瓣7.4分,是今年国庆档口碑最好的两部。
但受大盘影响,及题材所限,都未能出圈。
《毕正明的证明》虽然国庆档后几天票房连续逆跌,上座率稍有提升,但始终没能突破,一直在垫后,上映8天累计票房5300多万元,预计最终可能难过亿。
《震耳欲聋》10月4日上映,前三天靠着预售撑在单日票房榜前三,从第四天开始掉到了第五,上映5天累计票房1.75亿元,上座率还算相对坚挺,预计最终票房可能落在2.3-3亿元。如果成本控制得够好,至少可能是一个不亏钱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