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著作众多,却有三大“癖好”:专黑一姓、专黑一名、专黑一辈(金庸其他作品) 99xcs.com

金庸的武侠世界丰富多彩,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英雄人物、才子佳人,以及众多栩栩如生的角色。然而,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金庸作品中有一些名字和姓氏似乎总与坏人、悲剧角色相关,似乎背后隐藏着某种特别的“偏好”。这些名字和家族,往往承载着作者独特的创作意图。那么,金庸为何总对某些名字、姓氏、角色抱有这种“情感”?这其中是否有一些深层的暗示?

金庸的“黑名单”

在金庸的笔下,某些姓氏似乎注定与反派挂钩。比如,姓“田”的角色,几乎都与坏人画上了等号。在金庸的作品中,姓“田”的反派角色不少,而这些角色的结局常常让人不寒而栗。

《笑傲江湖》中的田伯光,就是一个经典的反派角色。他外号“万里独行”,是个色胆包天的采花大盗。尽管他刀法高强、轻功了得,但心肠狠毒,不仅多次侵害无辜女子,还对恒山派的仪琳心怀不轨。最后,田伯光在令狐冲的帮助下落得个悲惨结局,被迫认仪琳为师,并最终被阉割,成了一名和尚。

相较而言,《雪山飞狐》中的田归农则更加阴险毒辣。这位天龙门北宗的掌门,表面风光,却心狠手辣。为了得到苗人凤的藏宝图,他勾结朝廷,逼迫南兰交出藏宝图,最终南兰因绝望而死。田归农发现藏宝图被藏在珠钗中时,懊悔不已,最终选择自杀。更让人震惊的是,田归农的女儿田青文,杀死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背叛丈夫,只为了能与情人厮守。她的结局同样悲惨,被活活饿死。

金庸笔下的“倒霉蛋”

金庸的作品中,还有一些角色名字本带有美好寓意,但偏偏他们的命运注定与恶行相连。比如,名字中带有“天德”二字的角色,总是充满了讽刺。

《笑傲江湖》中的吴天德,就是一个典型的反派角色。他是朝廷任命的福建泉州府参将,专横跋扈,贪污成性,最终被令狐冲当场暴打,揭露其罪行。

而《射雕英雄传》中的段天德,也是一位极其恶劣的角色。这个南宋军官为了一己私利,投靠金国,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汉奸。他不仅帮助金国捉拿忠良,还亲手杀害了郭靖的父亲郭啸天,几乎导致郭靖夭折。段天德的结局也毫不意外,被杨康一掌拍死,终究是恶有恶报。

金庸的“问题表哥”

在金庸的作品中,“表哥”这个角色似乎成了不祥的标志。通常,这些表哥出身名门,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然而随着故事的推进,他们内心的阴暗面逐渐显现,最终落得个悲惨结局。

《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是这种“问题表哥”的代表。他来自北方武林的名门慕容家,家学渊源,拥有绝世武功。表面上,他风度翩翩、英俊潇洒,是所有人眼中的完美男神。然而,他肩负着“兴复大燕”的重任,这个目标却成为了他一生的噩梦。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慕容复毫不顾及江湖道义,背叛了曾深爱自己的表妹王语嫣,甚至亲眼看着她投井自杀。最终,慕容复众叛亲离,沦为疯子。

《连城诀》中的汪啸风也是典型的“问题表哥”。他和表妹水笙是人人称道的“铃剑双侠”,可一旦面对危机,汪啸风却表现出了懦弱的一面。他不仅无法保护水笙,还怀疑她与其他男人有私情,迁怒于无辜的狄云。最终,在争夺“连城剑谱”中的宝藏时,汪啸风因中毒身亡,死得可谓自作自受。

金庸的创作灵感:现实中的表哥徐志摩

金庸为何总让“表哥”角色如此悲惨?也许可以从他的现实生活中的表哥,著名诗人徐志摩身上找到线索。金庸和徐志摩虽为表兄弟,但年龄差距悬殊,交集并不多。金庸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26年,3岁的他参加了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第二次见面是在1931年,金庸目睹了徐志摩与父亲因陆小曼穿着打扮发生的争执。最后一次交集则是徐志摩去世后,金庸代表全家吊唁。

金庸似乎对徐志摩的为人不太认同,尤其对他抛弃贤妻张幼仪、娶陆小曼的事颇有微词。金庸甚至在吊唁时送上的挽联中,暗含讽刺,批评徐志摩的薄情寡义。这段经历或许给了金庸创作“表哥”角色时的灵感,表现出表面光鲜、内心阴暗的特质。

金庸作品中的隐喻

金庸的创作技巧高超,他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观念融入作品中,通过对特定名字、姓氏的“黑化”,不仅让人物更加鲜活,也传达了自己对于人性、道德的深刻反思。

比如,金庸故意让姓“田”的角色陷入反派角色,这或许与历史上的“田氏代齐”有关,反映了金庸对历史中某些家族命运的感慨。而“天德”这个名字的使用,则通过文字的巧妙游戏,暗示了人物的道德缺失。

对于“表哥”这一角色的偏见,不仅仅是基于个人的经历,还可能与金庸对于社会现象的批评相关。这些表哥角色,才华横溢却道德沦丧,似乎警示着读者:不要轻易被外表的光鲜所迷惑。

金庸的作品之所以如此深刻、引人入胜,不仅因为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更因为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通过这些看似偶然的细节,金庸把自己的创作密码传递给了读者,让我们在阅读时既能享受故事,也能思考其中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