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金庸笔下最具悲剧性的一对男女。关于林平之是否爱过岳灵珊,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一个动态变化、充满矛盾的过程。
我们可以将林平之的心路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来看:
一、初期,有过真挚的动心与感激在福州城破家之后,林平之孤身一人投入华山派,此时的他是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落魄少年。而岳灵珊,作为门派里最受宠爱的小师妹,美丽、活泼,对他这个新来的师弟也关照有加。
在这个阶段,林平之对岳灵珊的感情是混合了感激、动心和现实需求的复杂情感。
黑暗中的一束光:在他人生最黑暗、最无助的时候,岳灵珊的善意和笑容是他唯一的慰藉。
同门情谊的温暖:她教他唱福建山歌,两人一起练剑(创造了“冲灵剑法”),这些互动中必然包含着青春男女之间自然而生的情愫。
生存的本能:作为“君子剑”岳不群的女儿,与岳灵珊交好,甚至是相爱,无疑是他在华山派站稳脚跟的最佳途径。
在这一阶段,林平之对岳灵珊是有过真诚好感的,这种感情非常接近于爱情,即使其中掺杂了现实的考量。
随着林平之逐渐窥见华山派,尤其是其师父岳不群的真面目,他的心态发生了巨变。
识破阴谋:当他发现岳不群才是真正抢夺《辟邪剑谱》、处处想置他于死地的伪君子时,他自然会怀疑岳灵珊接近他的动机。他会想,岳灵珊是不是岳不群派来监视他、迷惑他的棋子。
感情变得不纯粹:在这种极度的恐惧和多疑中,初期那份纯粹的心动被玷污了。他对岳灵珊的感情,从“爱”逐渐转向了“怀疑”和“利用”。
作为保护色:他继续与岳灵珊在一起,甚至在明知自宫练剑后无法给她正常夫妻生活的情况下仍与她成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麻痹岳不群,为自己练功复仇争取时间和空间。
在这一阶段,爱意被深深的怀疑所侵蚀。他对岳灵珊仍有感情,但这份感情已经与仇恨、恐惧和利用紧紧捆绑在一起。
在练成辟邪剑法,大仇得报之后,林平之的心理已经完全扭曲。
自白与决裂:在亲手杀死余沧海和木高峰后,他向岳灵珊坦白了一切。他明确地说,自己与她亲近,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报复岳不群。他甚至用剑在她面前杀死青城派弟子,测试她是否会去报信。
最后的复杂情感:然而,即使在最决绝的时刻,他的情感依然是复杂的。
他承认岳灵珊的好:他知道岳灵珊是真心待他,是世界上唯一对他好的人。
但他无法相信:由于被最信任的师父(岳不群)背叛,他的世界观已经崩塌,他无法再相信任何与岳不群有关的人,包括深爱他的妻子。
扭曲的“负责”:他将岳灵珊留在身边,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扭曲的“负责”。他知道自己毁了她的一生,也知道她离开自己可能会被左冷禅等人抓去威胁他,所以他宁可亲手杀了她,也不愿她落入敌手受苦。在华山山洞外,他最终下手杀了岳灵珊,这个行为既是灭口,也是一种他所以为的“彻底解脱”。
总的来说,林平之有可能爱过岳灵珊,但那爱发生在他人生中最后一个相对单纯的时期,短暂如昙花一现。
这份爱火,很快就被复仇的烈焰、被背叛的恐惧和修炼辟邪剑法带来的身心扭曲所彻底吞噬。到了最后,他对岳灵珊的感情是一种极端矛盾的综合体。
有感激(她是世上待他最好的人);
有愧疚(他利用并毁了她);
有怀疑(她终究是仇人之女);
甚至有因愧疚而生出的恨意(她的纯洁与深情,反而映照出他的不堪与黑暗)。
最终,仇恨和扭曲的生存逻辑压倒并杀死了他心中最后一点残存的愛。岳灵珊的悲剧在于,她用生命爱着一个早已被仇恨掏空、无法再爱任何人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