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他对得起任何人,但唯独对不起自己的孩子。”
他被誉为“中国电影之父”,荣获过无数国内外大奖,甚至被全国人民投票选为最佳导演,然而在这耀眼的光环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家庭悲剧。
——四个孩子,三个残疾,剩下一个还因为癌症离世,而这位影坛泰斗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意识到这可能是自己早年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的。
1923年,谢晋出生在浙江上虞的一个殷实之家,他的爷爷在当地颇有名望,父亲更是在香港做会计师,声名远播。
与其他家境优渥的孩子不同,年幼的谢晋并没有沉浸在富足生活中,反而对文学艺术和戏曲表现出了异常的兴趣。
上世纪30年代,谢晋随家人迁居上海,在这个被誉为“东方巴黎”的繁华都市,年轻的谢晋第一次接触到了电影这种新兴艺术形式。
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他心中被点燃了,从此,他对电影产生了难以抑制的热爱。
然而当谢晋高中毕业后决定学习戏剧时,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
“你要学戏剧?那能当饭吃吗?”
父亲的话语让谢晋很受伤,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梦想。
1941年,谢晋参加了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的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话剧科。
在江安求学期间,谢晋邂逅了他一生的挚爱——徐大雯。
当时,徐大雯正在江安女中就读,两个年轻人因为共同的进步思想,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但由于思想进步,两人被一些反动势力盯上了。
有一次,因为一个普通的生日聚会,两人竟然惹上了麻烦,当时徐大雯因此被学校开除,谢晋便毫不犹豫地辍学陪她去了重庆,也因为这份情谊,让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
1946年,战火纷飞的岁月终于结束,谢晋冒着巨大风险,千里迢迢地去重庆接徐大雯回上海,同年,两人在上海正式结为夫妻。
两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在当时传为佳话,但谁也没想到,这只是他们人生磨难的开始。
婚后不久,谢晋加入了大同电影企业。
从最基层的助理导演做起,谢晋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一步步爬到了副导演的位置,最终成为了独立导演。
他的创作生涯横跨整整60年,期间获得了百花奖、华表奖、金鸡奖等国内外大奖,成为中国电影界的标杆人物。
然而就在谢晋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他的家庭生活却开始出现了问题——1949年到1956年间,徐大雯一共为谢晋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本应是家庭最幸福的时刻,却成了谢晋一生的痛。
大女儿谢庆庆出生后被诊断有轻微智力障碍,虽然能够自理,但这个打击对于初为人父的谢晋来说无疑是巨大的。
长子谢衍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一线希望,他是家里最健康聪明的孩子,智力正常。
二儿子的出生本应是喜事,却因为一个意外变成了悲剧,由于工作繁忙,谢晋将孩子交给了一个奶妈照顾。
谁知这个奶妈患有哮喘,结果孩子也染上了这种顽疾。,糟糕的是,这个孩子不仅患有哮喘,还有智力发育不全的问题。
命运对这个孩子格外残酷,他最终在38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
小儿子出生时本是健康的,但因为被送到全托班,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他先是染上了急性肝炎,后来又因高烧抽搐患上了羊癫痫,智力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四个孩子,三个残疾,这个残酷的现实让谢晋和徐大雯几乎崩溃。
面对这样的家庭困境,长子谢衍作为唯一健康的孩子,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他很懂事,经常保护弟弟妹妹不受欺负。
然而,这份责任也让他无暇顾及自己的人生,以至于谢衍终身未婚不说,还最终于2008年10月因肺癌去世,年仅55岁。
说来可悲,谢晋只比比他的长子多活了56天,2008年10月,85岁的谢晋在睡梦中安详离世。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无法安心离去,他常常反思,认为孩子们的问题可能与他早年的酗酒有关。
这个想法一经诞生,就如同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里,让他无法释怀。
女儿谢庆庆比她的父亲和哥哥都活得长,但到了2025年11月,76岁的谢庆庆因病去世,而她的离去,也为谢晋家族的悲剧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事业上,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誉为“中国电影之父”,但在家庭生活中,却充满了无法化解的悲剧。
有人认为是谢晋选择的职业间接导致了家庭的悲剧,比如长期的拍摄工作让他无暇顾及家庭,而早年的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对孩子们的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但即使面临如此多的家庭困境,谢晋和妻子徐大雯还是相濡以沫,患难与共,他们的爱情故事,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话虽如此,尽管家庭生活充满磨难,谢晋依然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他始终相信,文学艺术能给现实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通过自己的文化艺术工作,他希望能够唤醒更多的人,让他们关注社会现实,思考人生意义,而这种信念,或许就是支撑他度过人生困境的力量。
谢晋的作品,如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鸦片战争等,都深深地烙上了他的人生印记,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艺术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即使在晚年,当他无法再亲自执导时,他依然关心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为年轻一代的电影人指点迷津。
这是一个艺术家的坚持和挣扎,也是一个父亲的自责和无奈,谢晋的人生,就像他的电影一样,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和深刻的思考。
如果可以重来,谢晋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吗?也许,但正是这些磨难和挣扎,成就了他的艺术,塑造了他的人格。
正如他自己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或许,谢晋的一生,就是他最伟大的作品。
参考资料:
1.闽南生活网——名导谢晋仅存儿子因疫情去世,娱乐圈内有不少明星的亲人也都——发布于2022年12月
2.人民网——谢晋夫人徐大雯:我与谢晋一生情——发布于2010年10月1
3.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周刊:时代有谢晋,谢晋无时代——发布于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