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主播道出真相:做主持人真的很爽吗?这份职业也有AB面(上海 新闻主播) 99xcs.com

主持人辞职转型带货,迅速登上热搜。这个话题究竟反映了什么?主持人到底赚得多不多?

对于公众人物来说,收入和背后的话题早已被网友们深究过多次,似乎早已没有什么新鲜感。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公众的关注点早已不止局限于主持人本职工作。近年来,不少在职主持人纷纷转向直播带货,这种跨界现象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对于这些选择离职从事带货直播的前主持人,外界则纷纷猜测他们是否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曾几何时,站在电视舞台上的主持人,是外界眼中的光鲜亮丽的职业代名词。然而,随着大量主持人转战直播平台,昔日的电视荧幕主持人,如今不过是短视频平台中的普通博主,观众的感知也在悄然变化。

回溯二十年前,电视主持人无疑是“香饽饽”的代名词,他们的职业在大众眼中充满了魅力。高额的收入,广阔的资源和人脉,以及在主流媒体圈的影响力,使得他们成为了大众眼中的意见领袖,受人尊重和仰望。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公众对主持人职业的看法逐渐发生了变化。主持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份职业?为何它的形象变得如此复杂?

最近,上海著名新闻主播于飞在一档职场综艺节目中,分享了他对主持圈的独特看法。他深入剖析了主持人职业的多面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揭示了这一行业的真实面貌。

于飞首先指出,每个行业都有其头部人物,而主持行业也不例外。他强调,虽然成为顶尖主持人可以带来许多好处,但这些好处并不仅仅体现在高额的收入上。更多的是在于他们可以接触到丰富的社会资源,尤其是那些在顶尖电视台工作的主持人,他们的社会圈子非常广泛,能获得大量来自其他行业的资源。他以上海本地的电视台为例,解释了如何通过地域优势获得这种资源,甚至能够超越其他行业的人士。

此外,于飞还表示,主持人的工作性质与记者和编导有很大的不同。记者的工作通常专注于某一领域,想要跨界发展较为困难。而主持人的工作则更加多元化,几乎可以触及任何领域,具备跨界发展的灵活性。他指出,社会对主持人的普遍尊重,也是这个行业的魅力之一。知名主持人更是如同众星捧月,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不过,于飞也提醒,主持人并非一份轻松的职业。尽管主持人容易获得很多资源,很多时候,主持人可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忽视了这些机会大多来自平台的赋能。他提到,很多人可能在特定的系统中如鱼得水,却并未意识到背后的支持。

至于成为一名合格的主持人,要求并非仅限于外表。除了亲和力、标准的普通话、流畅的语言表达和清晰的逻辑思维外,主持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传播缘或观众缘。就像当下的网络主播和网红一样,拥有观众缘是成功的第一步。

于飞进一步指出,主持人的人格魅力至关重要。与线下场景不同,电视主持人的魅力往往需要节目组深入挖掘,节目组要理解主持人的特质,并为其量身定制合适的节目内容。例如,某些看起来甜美的女主持人,或许不适合主持严肃的时政新闻,但她却可能是儿童节目或体育类节目的完美人选。

因此,优秀的主持人总是节目组和制片人的争抢对象。那些年年出现在大型晚会舞台上的主持人,往往是这些业务精湛、控场自如的顶尖人才。这样的人物不仅仅依赖于高超的主持技巧,他们还具备了能够稳住场面、调动气氛的能力。

在人们眼中,优秀的主持人往往是如董卿、袁鸣、曹可凡等名嘴所代表的典范。他们在舞台上如同意见领袖,展现出不凡的气质和独特的魅力,带给观众美感与舒适感。当然,顶尖主持人仅仅是整个行业中的凤毛麟角,行业的金字塔尖始终是少数人的舞台。

电视主持人,或许不再是曾经那份金光闪闪的职业,但它依然承载着无数人对专业和才华的敬仰,也依然在许多人的心中,拥有其独特的地位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