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蓝营“改选”进入倒计时阶段,谁将在10月18日脱颖而出,备受外界关注。在6位角逐者中,郑丽文曾以“黑马”之势获得广泛支持,尤其是郝龙斌和罗智强拒绝参与4日和5日的辩论,这让郑丽文的声量大增。然而,郑丽文在言辞中提到,如果她成功脱颖而出,将会拜访高市早苗,这一表态令原本支持她的人感到失望。
根据邱毅的透露,黄复兴方面已在考虑撤回对郑丽文的支持。毕竟,郑丽文的支持者大多为深蓝派,她的“认同”论述曾获得蓝营基层和黄复兴的广泛支持。
10月7日,蓝营在台中举行了说明会,6位候选人再次展开了辩论。郑丽文在会上解释了自己的言论,表示所谓的“拜会”,其实是指两岸阵营之间的交流,她无法接受高市早苗扭曲事实的做法。她强调与高见面只是希望让高市早苗了解蓝营对两岸问题的立场,并表示蓝营不会像绿营那样低声下气,而是会据理力争。
郑丽文表示,她的立场是:她不会成为麻烦制造者,也不会沦为他人的棋子,而是希望为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她认为,只有解决两岸矛盾,外部势力才无法插足。然而,尽管郑丽文做出了解释,但她显然并未改变与高市见面的意图。张亚中再度站出来批评她,指责郑丽文讲得冠冕堂皇,外界已经看得很清楚,如果她和高市见面,两岸关系怎么可能改善?张亚中认为,郑丽文至今仍未明白民族大义的真正含义。
张亚中的这番话,虽然犀利,但也直击了问题的核心——蓝营的“左右逢源”做法已经不再被接受,也不再有效。
微妙的是,除了张亚中发声批评外,郝龙斌和罗智强却没有站出来表达意见,这似乎显示了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比郑丽文更加激进。郝龙斌和罗智强在说明会上的表现也让人感到意外。罗智强不仅没有解释为何拒绝辩论,反而表示他会坚持到底,并承诺如果他当选后,若在接下来的县市选举中没有取得比现在更多的席位,尤其是在高雄或台南没有拿下席位,他会立刻辞职。郝龙斌则重申,如果蓝营在高雄和台南这两地没有拿下任何席位,他也会辞职。他还批评最近的民调不真实,并指责其他角逐者恶意抹黑自己,认为这些手段不可接受。
罗智强和郝龙斌的表现让人有些失望。事实上,罗智强曾以“帮助花莲”为由拒绝辩论,而郝龙斌也以相似的理由拒绝参与辩论。此次,罗智强做出的“辞职承诺”,郝龙斌也跟进了。
在对临阵退缩的质疑中,郝龙斌气急败坏地挑战其他角逐者,表示如果有谁不服,可以与他一对一辩论。他还提到自己曾在县市选举中击败过苏贞昌和谢长廷,认为自己的辩论能力无可挑剔。然而,岛内网友对此戏谑道:“郝龙斌给自己挖了一个‘郝’大的坑!”
张亚中再度出手,表示愿意与郝龙斌进行一对一辩论。以张亚中的论述能力,郝龙斌若真的参与辩论,结果几乎注定是失败。这场辩论若发生,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大家都想看看“谁都不怕”的郝龙斌,是否会在张亚中面前闹出笑话。
从这场说明会的情况来看,郑丽文虽然进行了澄清,但她的立场仍然坚持与高市早苗会面,这使得她的支持者感到不满。罗智强的论述几乎没有实质内容,更多是自我标榜和空泛的承诺,似乎已经出局。而郝龙斌的表现更像是一场“澄清会”,尽管他一再否认,但外界最想看到的,还是他如何与张亚中展开辩论。
张亚中在这场说明会上的表现可以说是可圈可点,他的论述清晰且直指问题核心,展示了蓝营内的一股“清流”。郑丽文、郝龙斌和罗智强的论述都存在问题,这些老旧的政治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势,反而让人感到厌烦。
在说明会结束后,张亚中再次批评郑丽文,认为她与高市见面的想法与绿营有何不同,指责她的立场肤浅、背离蓝营的原则。张亚中表示,郑丽文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认为她连作为蓝营的一员都不配。
尽管在多个民调中,张亚中的支持度排在第四,但他并非没有机会脱颖而出。郑丽文的立场已令深蓝支持者失望,这些支持者可能会转向张亚中。而张亚中若能与郝龙斌进行辩论,无论结果如何,都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如果郝龙斌拒绝辩论,那便是“临阵退缩”的表现;如果辩论展开,张亚中凭借他的论述,必定能让郝龙斌处于下风。
可以看出,尽管“改选”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但局势仍充满变数。在其他角逐者面临质疑的情况下,张亚中很可能会成为一匹黑马,最终脱颖而出。你怎么看待这一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