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江人家:年代剧的审美困境
央视新剧珠江人家在后黄金时段开播,引发了一场未曾预料的风波。
这部高满堂编剧的作品,曾创作过闯关东、温州一家人等口碑极佳的影视剧,本应是观众长久以来期待的精品佳作。
然而,现实却狠狠地打了所有人的脸。
珠江人家只播出了两天,收视率就已接近破1。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中,这本该是值得庆祝的好成绩。
然而,当人们兴奋地点开评论区查看评论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负面的言论。
观众的普遍看法是失望和愤怒,有人甚至使用了&34泯灭良心&34、&34打着革命的旗号胡吃海喝&34、&34这太可怕了&34、&34这个故事和剧本是否真的经得起推敲&34等激烈的言辞。
这部寄予厚望的作品令人大失所望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不言而喻:演员的表演和形象与年代背景严重不符。
杨烁饰演的陈山河大哥的画风一出场就引发观众哭笑不得的反应。他那个不伦不类的锅盖头,简直令人哭笑不得,仿佛是发型在苦苦地挣扎着想要挽回流逝的青春。
更加糟糕的是,他的表情管理出现了严重问题,一开口笑着就给观众带了个极不自然的“歪嘴笑容”。
这种故意为之的&34装嫩&34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观众更加出戏。
张翰饰演的二哥陈青卫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作为一个对美食有独到见解的粤菜厨子,他在试菜桥段中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
张翰的表情看上去就像是在演偶像剧,表情过于夸张,用嘴吸气时发出的&34嘬&34声如同按下了装满油的喷壶,给人一种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的油腻感。
这种浮夸的表演方式完全脱离了年代剧应有的质感。
观众们疑惑地问道:难道这部央视的年代大戏就这水平吗?当两位主演的表现如此粗糙,剧情的精彩也难以挽回观众的失望。
近期,电视剧珠江人家播出后,引发了有关年代剧审美的讨论,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追求收视率的同时,不能忽视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性。
&34硅胶脸&34大军横行,年代剧入侵
如果主角的表演令人失望,那么珠江人家中大量出现的&34硅胶脸&34配角则是让观众对年代剧幻想完全破灭。
在这部反映19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的剧情集中,竟然出现了一批现代社会整形医院的面孔,这令人哭笑不得。
女主同一个戏班的两位配角是最引人注目的。她们的下巴尖得如刀削,鼻梁高得令人始料未及。说话时,她们脸部肌肉纹丝不动,仿佛整个脸都被打了过量的肉毒素。
每次出现这个形象都会让观众瞬间出戏,因为它与剧中的年代背景格格不入。
然而,真正让观众感到震惊的是饰演团座夫人的刘钇彤。
你还记得甄嬛传中那个被称作&34米老鼠&34的颂芝吗?12年过去了,那个曾经活泼可爱的宫女现在竟然变成了一个&34硅胶脸&34。
刘钇彤的变化太大了,令人不得不感叹岁月的无情。
她的下巴尖得几乎要戳到锁骨,法令纹如同两个巨大的括号将嘴巴紧紧包裹,脸部被撑得没有一丝皱纹,就算想笑都笑不开。
尤其是从侧面看问题更为明显,鼻子几乎从眉间耸起,就像苹果肌被硬生生嵌进去的,下巴的变形严重,能撅出三里地远。
令人沮丧的是,这种现象在近些年的一些年代剧中大面积散布,&34硅胶脸&34的身影比比皆是。
例如在大道薪火这部抗战剧中,虽然女演员数量很少,但几乎每一个出场的女性角色都有着大卧蚕、&34通天鼻&34,脸部僵硬无比,完全无法做出符合剧情需要的表情。
丛珊在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中的表现让观众大跌眼镜。还记得那句火遍全网的&34你要老婆不要&34吗?在牧马人中,丛珊的脸型本该是为年代剧量身定做的。
然而,观众在新剧中看到的却是一张充满&34硅胶感&34的脸,那双眼皮过于突兀,法令纹也填不平,甚至连哭都哭不出一丝皱纹。
这部剧的“硅胶脸”现象严重破坏了年代剧应有的美学风格,并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
当银幕上的人物外貌与所处的时代背景严重不符,再优秀的剧本和表演也难以挽回观众的信任。
讲述演员形象的时光倒流。
在“硅胶脸”席卷年代剧的浪潮中,一些演员的形象变化尤其引人注目,堪称时光倒流的戏剧性案例。
刘钇彤最具代表性的转变应该是12年前的甄嬛传中颂芝一角,她以其独特的长相,得到了&34米奇老鼠&34的可爱外号,成为观众心中难以忘记的人物。
当时的她,容貌清丽,瞳孔清澈明亮,完美地展示了一个聪慧和俏皮的宫女形象。
但在12年的今天,年满38岁的刘钇彤,本应是她演艺事业的巅峰,然而却走上了&34硅胶脸&34的歧途,越走越远。
在珠江人家这部剧集中,刘钇彤出演的团座夫人完全颠覆观众之前对她的认知,令人几乎认不出她。
她那曾经富有特色的脸,现在已经变得僵硬而不自然。原本生动的面部表情,已经被过度雕琢的轮廓,变得尖锐的下巴以及高耸的鼻梁所掩盖。
丛珊的变化真是令人惊讶。还记得那部牧马人中的女主角吗?她质朴自然的面容简直就是为年代剧量身打造的,朴实无华却又具有真实的魅力。
然而,最新播出的战火中的青春中,观众们看到的却是一张看似使用了硅胶的&34硅胶感&34脸庞:双眼皮过于引人注目,法令纹明显不自然,导致演员在哭泣时都呈现不出一丝皱纹。
而更令人惊奇的是,37岁的周牧茵在特战荣耀中的形象,她的五官在军旅剧中变形,完全不见胶原蛋白的痕迹。
她以前是个古装美女,现在的面容使她与之前一眼看出的光泽感和生动的美感形成了鲜明对比。她的下巴尖锐,苹果肌僵硬。
而在谍战剧薄冰中,陈小纭的表演更是引来观众不客气的吐槽。
她的脸庞线条令人难以忘怀,下颚线条如同刀锋般锐利,鼻子高挺得仿佛要直冲云霄,和其他演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特别是与像吴越这样演技扎实、状态自然的演员同框时,这样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了。
这些演员形象的巨大改变,已经对其在年代剧中扮演角色产生了影响,并且也引发了观众对于整个影视行业审美取向的质疑,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这些原本特色鲜明适合年代剧的面容,为何需要进行如此大的改变?这种追求所谓&34完美&34的做法,是否反而导致演员失去了本该具备的独特魅力?针对这些问题,整个行业都值得深入思考。
&34硅胶脸&34所引发的年代剧困境浅析
“硅胶脸”的泛滥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影响了观众观剧体验的同时,也对年代剧的本质和价值形成了挑战。
这些不自然的面容很容易让观众出戏,让他们无法深度沉浸在剧情中。当观众正在享受精心营造的年代氛围时,突然出现一张现代网红脸,会瞬间打破这种沉浸感。
在古典油画里插入霓虹灯招牌,令人感受到明显的违和感。
在珠江人家中,那些锥子脸、假鼻梁的配角每次出现就会把观众从1930年代的广东瞬间带回到2025年的当前世界。
其次,过多的整形使演员看起来并不那么美丽,限制了她们的表演。
由于面部肌肉僵硬,人物无法准确传达情感变化,表情逐渐匮乏。
如同刘钇彤剧中饰演的团座夫人一般,笑起来也无法轻松展开笑容,她的法令纹犹如张开的括号一样,将她的嘴唇包围住,使她的面孔看起来没有任何皱纹。
在需要细腻表演的场景中,这种局限性更为致命。
更重要的是,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年代剧的真实感和历史感,严重破坏了历史的legitimacy。
观众们期待看到的是在年代剧中与那个时代审美相符,而非当今整形技术产物的面孔。
若是画面中出现了一群仿佛是从整形医院逃跑出来的演员,那么年代剧的艺术价值和说服力会因此大打折扣。
近期的珠江人家、大道薪火、战火中的青春等多部年代剧作品中,都存在着这种困境。
这体现了整个影视行业在审美取向上的偏差,同时也揭示了一些演员和制作方对年代剧本质认知的缺乏。
如果年代剧得不到遏制,它便可能逐渐失去其历史质感和艺术魅力,最终变成一场华而不实的视觉盛宴。
这种做法无疑是对观众、历史以及艺术的一种不尊重。
呼吁:回归演技,尊重历史
演员,本应是以演技为载体来演绎各种角色的普通人,而不是以偶像或明星的姿态来戏弄角色,更不是将角色带入自己的生活。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许多演员为了追求名利,不惜将自己的角色转化为自己的私利,忘记了对历史的尊重。
例如,一些日本演员在拍摄侮辱历史的电影时,和翻译翻过来的台词一样,在发布会上却无法忍受自己名利双收的事实,甚至在接受采访时,还在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演员职业的亵渎。演员的职责是通过自己的演技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思想,而不是将自己的私利和欲望带入角色。
因此,我们呼吁演员们回归演技,尊重历史,不要让自己的私利和欲望影响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尊重历史,尊重演员这个职业。
当“硅胶脸”入侵年代剧,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美貌真的比演技更重要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观众在欣赏一部优秀的年代剧时,更看重演员能否精准地诠释角色,能否准确传达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过度追求符合现代审美的东西可能会适得其反。
因此,我们倡议演员们:将更多的心思花在磨练演技上,而非整容。
真实情感的表达与精湛表演技巧是触动观众内心的重要因素。
如同薄冰中的女演员吴越,她的演技坚实,全身心投入的状态非常自然,因此就算没有美得不可方物的脸庞,也能赢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与此同时,我们也期待制作方在选角和妆造方面能够更加严谨。只有尊重历史,还原时代风貌,才能创作出经得起推敲的优秀作品。
珠江人家的教训警示我们,即使拥有高满堂这样的优秀编剧,如果演员形象与时代背景严重不符,依然会大打折扣作品的整体质量。
此外,观众的审美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们需要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美,而不是被单一的审美标准束缚。
周牧茵在特战荣耀中的形象,虽然在当下流行审美中有所不足,但更符合角色的实际情况。
让我们共同期待,荧屏上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更多符合历史背景的、演技出众的演员,为观众带来真正优质的年代剧作品。
只有以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切实传承历史,讲述中国故事,让年代剧这一重要的文化载体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