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庆余年2的即将结束,原本被誉为&34剧王&34的作品却遭遇了口碑滑坡。剧中存在的问题,令人不停回想起早期的经典大男主剧倚天屠龙记,从而引发了对国产剧创作水平的深思。
在倚天屠龙记中,金庸描绘的女性角色如赵敏、殷素素等,尽管在男性主导的江湖中,但他们个性鲜明,充满活力。赵敏所展现的聪明果敢,以及从敌人到挚爱的转变,都展现了角色的深度。
殷素素的刚烈深情的性格给剧作留下来深刻的印象,这些角色的成功塑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金庸先生的创作功底,以及编剧对原著的巧妙改编。
然而,当我们期待庆余年2的回归时,却忍不住对其女主角林婉儿的角色设定感到一丝惋惜。林婉儿的饰演者李沁,本应是与范闲并肩的角色,但在剧情的发展中,她的角色光彩逐渐暗淡。
这种落差不仅体现在当代某些编剧创作能力的下降,而且反映出大男主剧创作思路的陈旧和固化问题。
在庆余年2中,编剧似乎更倾向于以小人物的痛苦推动剧情发展,但在处理这些矛盾时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就像文中所述:这部剧喜欢用小人物的痛苦作为推动剧情的手段,然而最终的剧情处理却不尽如人意,就像一个筛子,漏了一地,令人无法捡起。
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还使得像林婉儿这样的重要角色变成剧情的牺牲品。
从倚天屠龙记到庆余年2,大男主剧的兴衰轨迹清晰可见。过去,在男性角色主导的故事中,女性角色也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独立性。
而现在,一些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却成为了装饰品,丢掉了原本属于她们的深度和魅力。这种变化不停令人感叹:同样是大男主剧中的女性角色,赵敏与林婉儿的命运却如此不同。
在庆余年2中,李沁饰演的林婉儿是一个悲剧人物,她从一开始的人物设定就注定了在这部剧中会举步维艰。
林婉儿的家庭背景极其不利,她的母亲疯疯癫癫,父亲对她冷漠,还有个需要她照顾的痴傻弟弟。
这样的设定本应塑造出一个坚强且富有同情心的女性形象,然而,这些背景却成为了束缚林婉儿发展的枷锁。
林婉儿的悲剧在她和范闲成亲后达到了顶点。婚后不久,她哥哥的死因被揭露,本该是喜悦的时刻却变成了她噩梦的开始。
面对突然的真相,林婉儿情绪崩溃实际上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剧中却将她的反应描绘成了&34罪不可恕&34的行为。
文章明确指出:&34仅是因为她发疯地向范闲讨要解释,找到五竹愤怒地嚷嚷着要杀死她,就在一瞬间,她就成了&39罪不可恕&39的人,无论是在戏里还是在戏外。
最令人心寒的是,林婉儿在历经这一切过程中,竟然没有得到任何的支持和理解。就连一向温和的范若若,都能&34拿着刀护着范闲,对准林婉儿&34。
林婉儿突然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无论是剧中还是现实中的观众,对她充满了满满的恶意。
这种处理方式令人感到疑惑:编剧是真的打算让林婉儿这个角色变得鲜活呢,还是只是剧情需要的牺牲品?她的遭遇更像是剧情的一部分,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在这个过程中,林婉儿的内心世界被完全忽视,她的痛苦和挣扎被简单化处理,最终变成了推动剧情的工具。
如文章所说的那样:“林婉儿就像折断翅膀的小鸟,羽毛和翅膀都不好,外面都是坏的,只能待在鸟笼里,听话!不听话就断食断水!”这种角色塑造不仅辜负了李沁的演技,更是对女性角色的不尊重。
林婉儿的命运实际上体现出当前国产剧创作中角色设定固化、剧情发展缺乏人性化和女性角色被忽视等问题。
她的经历实在令人唏嘘,李沁饰演的林婉儿可谓生不逢时。
当我们将庆余年2中的林婉儿与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进行对比时,两个角色的差距更加明显。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电视剧创作的水平差异,同时也凸显了当代一些编剧在塑造女性角色时的局限性。
赵敏是蒙古的郡主,最初出现在张无忌的面前时是他的敌人。她聪明果敢,手段狠辣。她往往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
正如文章所述:&34赵敏的哥哥,老爹,无一例外不是心狠手辣之人,为了开疆辟土,残害了无数的正义之士。
然而,随着剧情的逐渐发展,赵敏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她的爱情使她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最终甚至牺牲了自己尊贵的身份,追随着张无忌流浪天涯。
赵敏性格的多面性和成长在她从敌人到挚爱的转变中得到了宣泄和体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纤细。
林婉儿的角色发展显得相对单薄,她一开始就被设定为一个柔弱且需要保护的角色,面对家族的阴谋和丈夫的欺骗,她也无法做出有力的反抗。
文章中提及的&34林婉儿就像是折断了翅膀的鸟,羽毛和翅膀都不是好东西,外面的世界都是坏的,只能乖乖待在鸟笼子里,听话!&34这一描述生动展现了林婉儿被剥夺自主权,成为剧中&34乖巧NPC&34的悲惨处境。
最为遗憾的是,林婉儿所处的状况似乎没有任何改变的可能。她处于一个左右为难的境地:既不能憎恨杀害、灭门之仇范闲,因为他是自己的丈夫;又不能为被贴上&34反派&34标签的哥哥进行辩护,因为她必须维护家族的尊严和荣誉。
文章提到,“她居然没有资格恨你,她之前至少还有退路,现在连退路都没有了。”这一设定使林婉儿在情感表达和行动上失去了独立个体应有的自由。
赵敏这一角色展现了在大男主剧中女性也可保持自我魅力的可能性,林婉儿的遭遇则反映出部分当代编剧在塑造女性角色时的弊端。
这种对比真是令人感叹,同样是大男主的&34反派&34原配,赵敏和林婉儿的命运却如此不同。李沁饰演的林婉儿,可以说真是生不逢时了。
比较倚天屠龙记和庆余年2两个大男主剧中爱情线的处理,我们会发现一种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反映出不同时期电视剧对爱情主题的处理方式和深度。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翠山和殷素素的恋情堪称经典。正如文章所描述:&34殷素素有啥认啥,以自杀换取一切安宁。&34
张翠山绝非不敢担当之人,素素离世后,他亦随之自尽。这种生死相随的爱情,充分展现了两个角色的独立人格和深厚感情。
无论将倚天屠龙记翻看多少次,也无法否认张翠山和殷素素之间的爱情。他们是爱着对方的,在身处绝境时,他们依然选择了不背叛对方的做法。
同样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和赵敏的爱情写照是非常动人的。两位主角属于敌对立场,但是他们的关系却能够超越一切阵营界限,显然立场与爱情、抱负与情感的冲突是小说永恒的主题。
&34赵敏为了能够和张无忌在一起,敢于在父亲的重压之下,抛开一切身份,甘愿跟随张无忌。从此,她不再是郡主,割舍了所有的一切。
&34这种相互成全的爱情,让每个人都在关系中保持了自我,又互相成就。
再看庆余年2里范闲与林婉儿的关系,实际上并不公平。范闲得知林婉儿哥哥的死因后,并没有给林婉儿足够的解释和安慰。
相反!他的行为更像是在惩罚林婉儿,仿佛林婉儿应该为他的哥哥的所作所为负责。文章中格外表明:&34在大婚之前,每个人都知道实情,但唯独没人告诉林婉儿,一直对她好的哥哥,到底是怎么死的。
更令人心痛的是,林婉儿在这份关系中似乎失去了自我。她都已经尽力去无视他,去欺骗自己了,难道不能骗一辈子吗?难道不能忍住不嫁吗?林婉儿不敢恨范闲,即使在内心深处掀起了波澜,她也会强迫自己去关心范闲的安危。
这种自虐性质的&34爱情&34与倚天屠龙记中相互尊重、共同成长的爱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于倚天屠龙记和庆余年2进行对比,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国产剧创作所面临的困境,尤其是在大男主模式下女性角色塑造的问题。
在现有的大男主剧中,女性角色多被描绘为仅作为旁白或工具使用,然而以倚天屠龙记为例的电视剧却证明,即使在以男性为主要角色的故事中,女性角色也可以独立发光,有其鲜明的个性和魅力。
文章中写道:&34不论哪个女性角色,都能有自己的意志和亮点。&34赵敏、殷素素等角色的成功,在于她们被赋予了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她们不是男主角的附庸,她们是能与男主角比肩的存在。
与此相较,在庆余年2中,林婉儿的角色塑造显得过于单薄。文章指出:&34明明所有人都不是正人君子,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存在。&34
然而遗憾的是,所有的枷锁都束缚在她身上。林婉儿的人物设定似乎只是为了衬托范闲,缺乏她自己独特的主张和行动力。
这种角色设定不仅辜负了李沁的演技,更是对女性观众的不尊重。
文章犀利地指出:&34都说内娱明星的审美降级了,以前随便抓一个都是帅哥美女,现在得在歪瓜裂枣里面挑。可真正降级的难道不是编剧吗?对剧情的编写能力,已经到达了一个腐烂的程度。
现在国产剧创作中存在过于固化的角色设定、缺乏人性化的剧情发展以及对女性角色的忽视等问题。
因此,我们呼吁创作者能够塑造更加立体、人性化的角色,给予女性角色更多独立思考和行动的空间。正如文章结尾所说:&34总而言之,现在的林婉儿就像一个被剧情吞噬的乖巧NPC,真有第三季,直接把她写死吧!&34这种无奈的呼声,反映了观众对高质量角色塑造的渴望。
要打造出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就必须创作出有血有肉的角色,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像李沁这样的实力派演员为角色注入生命力。
这种做法是对演员们的尊重和对整个影视行业的义务和责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