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27
陈飞宇正在用亲身经历向大众证明一个好爹的重要性,《志愿军3》里的1小时戏份,真算是把陈凯歌捧儿子的良苦用心展露得淋漓尽致。
战场上的真实英雄们被一笔带过,反而是陈飞宇扮演的虚构人物孙醒戏份多多。
这就让人不由得产生疑惑,这部《志愿军3》到底是战争史诗,还是又一部套皮偶像片。
良苦用心,终于暴露
其实不止是《志愿军3》,整个三部曲都给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作为描写抗美援朝这段真实历史的电影作品,三部曲在孙醒这个虚构角色上花费的笔墨实在太多。
更重要的是,与他相关的故事情节还满是偶像剧要素,放在抗美援朝的战争背景下就格外突兀。
当孙醒在第三部“晋升”主角,这些问题就更为明显了。
其实在影片正式上映之前,就已经有不少人在质疑了,人们普遍认为陈飞宇的演技实力和孙醒的剧情铺垫存在着不足。
在前两部的故事中,陈飞宇扮演的孙醒充其量是个重要配角,他的戏份虽然离谱,但还不至于喧宾夺主。
毕竟之前的两部可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咖云集,几位特型演员的实力自不必说,章子怡、吴京等人也堪称顶级。
但到了第三部就不一样了,随着主线剧情的不断深入,之前的“前辈”们纷纷退出镜头。
于是孙醒这个虚构角色挑起了故事发展的大梁,陈凯歌导演借戏捧子的目的也变得更为明显。
1小时争议不断
经过前两部的隐性铺垫,孙醒终于拿到了只属于他的战场“外挂”。
战场本该是无情的,无眼的子弹会让生命转瞬即逝,可孙醒这个主角却像是开着金手指。
敌人的子弹只会打在他的脚边,他手里握着的枪倒能枪枪毙命,单手狙杀敌军两名狙击手的画面,看得人无言以对。
这哪里还是抗美援朝,这分明是带着玄幻色彩的战争神剧。
陈飞宇和张子枫之间的感情戏就更是突兀,战场上炮火不断,探班桌上也尽是看不见的硝烟。
可陈凯歌愣是能给儿子安排一场偶像剧般的“战地恋”。
和这些相比,前两部那些几乎可以用“狗血”来形容的失忆桥段似乎都不算什么了。
影片进行到1小时的时候,孙醒终于迎来了“杀青”,可他的退场戏也满是尴尬。
之前还在枪林弹雨间来回穿梭的孙醒,转眼就因为美军在中立区放的冷枪失去了性命。
陈凯歌把孙醒的牺牲定性为“捍卫尊严的宣言”,用于展现志愿军的精神纯粹性。
可是在观众看来,这就是一场为有而有的牺牲,人们看不到陈凯歌所标榜的内涵,只能看到他力捧儿子的不遗余力。
让这么一个形象难以服众的虚构角色去诠释大义,那最后只能适得其反。
还有一点值得一说,电影里是出现过黄继光等真实英雄的,和陈凯歌留给他们的画面却只有短短几分钟,和孙醒那种浓墨重彩根本无法比较。
在《志愿军》这种严肃题材的电影中用如此力度捧自家儿子,可见陈凯歌的父亲身份已然凌驾于导演身份。
现在的粉丝常用“夹带私货”去形容创作者在作品中掺杂私心的行为,这个词是个绝对的贬义词。
陈凯歌在《志愿军》里夹带的私货,就是他的宝贝儿子陈飞宇,不留情面地讲,整部电影都能当成是他为了儿子这盘醋包的饺子。
可话又说回来,陈凯歌本人怕是早就习以为常了,《志愿军3》的这场暴雷,其实早有伏笔。
力捧多年,全是质疑
别人的出道即巅峰指的都是名气,偏偏陈飞宇与众不同,他的出道即巅峰是顶级的资源堆砌。
早在陈飞宇的童年时期,身为父亲的陈凯歌就在为他铺垫出道之路了。
10年的《赵氏孤儿》正好就是陈凯歌的执导作品,虽说那会的陈飞宇只有10岁,但他还是为儿子争取到了少年晋成公这个角色。
16年陈凯歌执导《妖猫传》,这回他照旧把陈飞宇带在身边,安排他担任导演助理,以便能近距离学习。
别的暂且不提,光是这种实地学习的条件,就已经是大部分同龄演员难以触及的了。
《妖猫传》之后,陈凯歌开始力捧陈飞宇,利用自己的人脉声望,为他谋得了大量演艺资源。
从17年的出道作《秘果》算起至今,陈飞宇基本没有演过主角以外的角色。
除了岿然不同的主角资源,他还能和各路表演大神同台合作,较近的就是《志愿军》三部曲。
作品方面的高强度曝光还不够,陈凯歌隔三差五就要带着陈飞宇出席活动,只差把“捆绑营销”四个字贴上脑门了。
但这极致的资源堆砌能换来什么呢,最起码不是一个好的风评,毕竟陈飞宇的演技确实有些堪忧。
现实一次次地给出证明,陈飞宇目前的演技水平还达不到支撑作品的程度,说得再直白些就是差劲。
他这些年来的大量作品所展露的,是实力与资源的严重不对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资源咖”调侃陈飞宇。
《志愿军》三部曲本该是陈飞宇翻身的机会,孙醒这个角色有着“捍卫精神”“战场创伤感”等深刻内核,如果可以演好,那势必能让大众对他刮目相看。
但陈凯歌怕是根本就没有这么想过,他还是想向从前那样为儿子倾斜资源。
这么做的结果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志愿军3》变成了《陈飞宇英雄传》,
一部本该思考战争、致敬英烈的电影作品,成了陈凯歌力捧儿子的“工具”。
通过这部《志愿军3》,人们可以看到陈凯歌对儿子深沉的爱,为了捧儿子,他甚至能做到将个人情感凌驾于艺术创作之上的荒唐事。
夹带私货向来是创作者的一大忌讳,连他这样的顶级导演都能犯这种错,只能说中国电影的没落并非没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