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叶倩文和林子祥时隔27年,再开演唱会。
叶倩文64岁,林子祥78岁。
难以想象,两位老人依然在舞台上唱跳,互相搀扶,深情对望。
红磡体育馆的夜空被歌声与灯光点亮。
离场时,不少观众仍意犹未尽,感慨 “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也有人说 “听的不是歌,是陪伴我们长大的时光”。
33年前,香港十大劲曲颁奖典礼上,叶倩文美艳动人,手举奖杯对尚在婚内的林子祥深情表白:
“我多谢你阿Lam,你一路这么支持我,教我很多东西……虽然别人说我们在谈恋爱,不过没关系,我还是那么爱你。”
随后林子祥上台,两人甜蜜对唱“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这是我们的选择。”
这段爱情轰动了整个香港,当林子祥离婚的消息传出时,矛头自然直指叶倩文。
1997年叶倩文、林子祥结婚后,便移居加拿大渐渐远离歌坛,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
1976年林子祥发行了专辑《Lam》,正式出道,从此开始自己的演艺生涯,是香港乐坛最早的一批粤语歌手之一。
在香港乐坛辈分很高,后来的张学友、刘德华每一个都被他提携过。
当然,他能得到这么多晚辈的尊重,除了辈分高,更多的还是因为他在音乐方面确实有着无人能敌的造诣。
华语乐坛大师黄霑就曾说过:在香港乐坛有那么两个人,唱功极佳,无论给他们多难的歌,他们都能唱出来,而且比你期待的还要好。一个是罗文,另一个就是林子祥。
林子祥的高音绝对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他这一生很少用假音。
对于他的唱功,维基百科上的专业评价是这样的:
林子祥有男中音应有的全部条件,高音区又延伸上去一大截,高音区的极限曾上到 E5 丶F5 , 更有一首歌去到G#5。
一般的歌手总是用假音拉上去,有些即使用真音拉到高音区,嗓音也会变得尖细单薄,很难像林子祥那样即使将高音拉到极限仍是饱满有力。
所以这么多年,林子祥的歌除了一首《男儿当自强》,其他歌曲很少有人敢挑战。
就连实力大唱将陈奕迅翻唱林子祥的《数字人生》也得先降个调。
以至于很多年轻人无法理解林子祥的厉害,他不是没有经典歌曲,而是他的歌只有他自己能唱下去。
说到林子祥的唱功就不能不提他当年那首艳惊四座,唱遍天下无敌手的超高音歌曲《十分十二寸》。
在1985年度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林子祥一气呵成地演唱9分多钟的《十分十二寸》,堪称最经典的现场之一。
把话筒递给台下的各位歌王歌后,大家都望而却步,想方设法躲开,只有张国荣接下了话筒,却唱破了音。
这首歌是华语乐坛第一首串烧歌曲,堪称“串烧歌鼻祖”,整首歌曲将近十分钟,由当时大热的20首粤语歌曲再加入超高的编曲技巧组成。
每一首歌都在原唱的基础上又升了Key,所以即便这些歌的原唱者想来挑战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不仅如此,林子祥的音乐风格也是非常多样的,《在水中央》采用了西方民谣的编曲方式,却又加入了扬琴,中西结合,在当时看来非常特别。
之后的《狂欢》与《巴黎街头》等也都别具一格地采用了南欧风格与法国风情。
他说:我选择将这么多不同音乐类型放在中文歌曲内,可能由于我贪玩,但也是一个挑战自己的方法。我基本上觉得音乐是可以玩的,我也不是一个严肃的古典音乐家,所以出来的效果应该带点娱乐性。即使不能娱乐别人,最少能娱乐我自己。
这些探索都能看出林子祥对音乐的喜爱是纯粹的,不带功利性的。
这种不带功利性的喜爱可以追溯到他小时候。
林子祥五六岁的时候已经对音乐产生兴趣,他喜欢听猫王的歌,跟着旋律跳,跟着唱。
到七八岁的时候,爷爷经常带他去看戏,在戏里听到好多音乐,直接影响了他以后的创作之路。
后来到英国念大学,组建过一支乐队,唱的是民谣。
毕业后他去了美国,那时候还没什么目标,也不知道人生该如何往下走,只是随波逐流地找了一份经纪人的工作,后来离开公司,他就靠领救济金度日。
那段日子在别人眼中就是流浪,是虚度光阴,但在林子祥自己眼中却是一生中难能可贵的岁月:
有好几年的日子可以过的很悠闲,每天只是打ball,晒太阳,一点压力也没有。
这段日子,有人认为很浪费,但对我而言,这是一段对自己很有帮助的时间。
就这样过了几年,1975年回香港探亲的林子祥刚巧碰上一间新电台开启,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演艺工作。
第一张专辑《阿Lam》推出后他开始参加一些影视剧的拍摄。
到了80年代,林子祥的事业全面开花,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1980年香港十大金曲颁奖礼,他凭《在水中央》和《分分钟需要你》两首歌曲在第三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连获两个金曲奖,成为当届最大赢家。
1983年,凭借在电影《投奔怒海》中饰演的日本记者芥川一角,还入围了金像奖影帝的争夺。
此后不管香港乐坛又出现了多少新人,多少偶像,多少实力派的歌手,多少天王天后,无论这些人多火热,人气有多高,每年的各大电台的颁奖典礼上必有林子祥的身影。
这些奖项是对他的肯定,也是他事业路上的敲门砖,是无数创作者梦寐以求的荣誉,林子祥自己却根本不在乎,1988年,林子祥宣布退出所有颁奖典礼。
本来就低调的林子祥愈发低调,不参加聚会,也很少参加电视节目,除了推出新作品的时候基本不见人影,根本不像生活在香港娱乐圈竞争最激烈的年代。
因此,他得了一个“歌隐”的称号。
本来已经不参加颁奖了,现在干脆连人也不露面了,在曝光率大于一切的娱乐圈中很多人替林子祥感到着急。
他自己倒是悠然自得变得更加自在了:你说我低调也好,含蓄也好,我说话只想说给我要表达的对象听,这才是最重要的,不需要做戏给全世界看。
林子祥只有在大家需要他的时候才会出现。
乐坛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只要有需要林子祥帮助的他都义不容辞。
80年代刚开始时,林子祥拍MV,在身后帮他伴舞的还是寂寂无名的刘德华。
那时候所有人都说刘德华没天赋,但他自己是很想唱歌的。
林子祥很相信刘德华:每天见面他都在跟我聊音乐,我跟他说,你这么喜欢音乐,也可以去唱歌。
在林子祥的帮助指导下,刘德华才一脚踏入歌坛。
林子祥给刘德华介绍了圈内有名的音乐人,让刘德华这个被评价为没天赋的歌手慢慢成为一个真正的歌手。
包括他现在的妻子叶倩文,当时是他一手捧红的。
1983年,林子祥找梅艳芳要合作一首《重逢》,吃了闭门羹。
正好这时候吴正元遇到了叶倩文,觉得她嗓子特别好便引荐给了林子祥。
两人一拍即合。
歌曲发出后,人们都纷纷猜测谁能站在林子祥身边演唱,且丝毫不逊色。
林子祥对她欣赏有加,自然而然成了她的老师。
第二年,为叶倩文量身打造了歌曲,一手将叶倩文捧上歌后的位置。
《零时十分》这首歌入选当年“十大劲歌金曲”,叶倩文凭借第一张唱片就在强手林立的香港歌坛站稳脚跟。
说来有趣,这歌是林子祥上厕所时灵感来袭,一气呵成所做。
自小在外国长大的叶倩文看着“零时十分”几个字,是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
她不识中文,广东话也不利索。
林子祥教她一套方法:把英文字母拼注在汉字上面来发广东话的音。
没想到叶倩文唱出来字正腔圆、像模像样。
万众瞩目下开始的婚姻,叶、林两人都备受压力。
叶倩文回到家,看到她的照片登在报纸头条上就觉得恐怖,她看不懂中文,干脆不理会。
婚后的琐碎也渐渐冲刷掉恋爱时的幻想与浪漫。
林子祥是那种外在整洁,抽屉乱七八糟的人。
偏偏叶倩文喜欢整齐,于是帮他清理。
结果林子祥很生气,命令她不要碰他的东西。
那是叶倩文第一次看到他的脾气,她有点害怕。
不过后来她想明白,这是自己的问题。
互相尊重永远是与人相处的一门重要学问。
林子祥唱歌声音很大,讲话声音很小。
在家叶倩文常听不到他的脚步声,加上林子祥皮肤黝黑,有时走过来突然讲话,吓得她一跳。
吓着吓着,也习惯了。
林子祥喜欢缝纫,将女装改男装。
叶倩文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他改。
两人性格,一个沉稳内敛,一个奔放洒脱;男的是女仔性格,女的是男仔性格,竟然也很互补。
到今天,两人依然有聊不完的话;分开两地工作,一定要互通电话才安心。
彼此也给对方足够的空间和自由。
即便感情已经如此浓厚,面对鲁豫的问题:如果林子祥另有所爱。
叶倩文仍然还是用开放心态看待。
你可以说,叶倩文对婚姻的态度不严肃。
但她又何尝不是看的明白,每个人都只是ta自己,而不从属于他人。
有勇气面对一切人,才能在任何年龄都可以构建好自己的人生。
2016年《我是歌手》决赛上,林子祥叶倩文夫妇以李克勤助唱嘉宾的形式出现,与其一起唱了《潇洒走一回》《阿lam日记》《数字人生》。
这段演唱节奏快、歌词多,但林子祥唱得仍然无比轻松,连旁边公认唱功好的李克勤都比了下去,那时他69岁。
很少出现的林子祥,在李克勤邀请时,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舞台上。
状态还是如此饱满。
2017年,林子祥开了40周年世界巡回演唱会,一个人站在舞台上生生唱了两个小时,一次性唱完了自己出道40年的经典曲目。
好像什么都没变,声音一样高,一样有力,一样让人感动,可明明时光已经过了40年了,这时候他都已经70岁了。
江湖儿女江湖老,当年的人们消散的消散,隐退的隐退,改变的改变,林子祥身边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
从三十年前第一波的许冠杰、罗文;到后来的巨星张国荣、梅艳芳;再到新一代的天王天后,陈奕迅、古巨基、容祖儿;还有直到今天,可以当他孙子孙女的新生代歌手们。
40年了,就像他的那两撇小胡子一样,林子祥在乐坛不显山也不露水,但已经稳稳地立住脚,也稳稳地藏在每一个热爱音乐的歌迷心中。
《声生不息》回顾港乐时代,鲜少参加综艺的他来了。
每一首都让人惊艳。
对后辈们毫不吝啬地指导,每一场表演竭尽全力地展现。
78岁,已经耄耋之年的他,从没有辜负过舞台。
幸运的是,他的爱人,一直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