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方略
有人说, 背叛原本的东家是不忠. 但有的人, 却用"背叛"成就了传奇.
他就是当年那个敢在荧幕上亲手炸掉TVB大楼的男人.
1999年, 香港街头万人空巷. 不是为了什么明星见面会, 而是为了看一个男人在电视剧里开枪. 陶大宇在《纵横四海》大结局里, 饰演的反派亲手炸毁了TVB的招牌.
那一枪, 不只让TVB收视腰斩. 更是让整个香港娱乐圈, 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反击.
01
说起来也讽刺.
陶大宇本来是TVB的亲儿子. 1987年出道, 一路从配角爬到男主角. 《壹号皇庭》让他红透半边天, 《刑事侦缉档案》更是把他推上了一线小生的位置.
那时候的他, 标准的TVB制造. 温文尔雅, 正气凛然. 拍什么火什么.
可人心这东西, 有时候比剧本还复杂.
1998年, TVB开始推新人. 年轻面孔一张张冒出来, 资源开始倾斜. 陶大宇这种老面孔, 慢慢被边缘化. 片酬不涨, 戏份减少.
他坐在化妆间里, 看着那些年轻演员围在制作人身边说笑. 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圈子里, 忠诚有时候是最廉价的东西.
亚视的橄榄枝, 就在这时候伸了过来.
02
1999年, 陶大宇做了一个决定. 跳槽.
TVB的高层气得摔杯子. 你要知道, 在那个年代, TVB就是香港电视剧的天花板. 演员跳到亚视, 几乎等于自毁前程.
但陶大宇不这么想.
他在亚视的第一部戏就是《纵横四海》. 王晶编剧, 大制作, 大投入. 更重要的是, 他终于可以演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
以前在TVB, 他永远是那个正义的好人. 警察, 律师, 医生. 千篇一律的正面形象.
现在不一样了. 他要演一个为了复仇不择手段的狠角色.
拍摄那场炸毁TVB大楼的戏时, 导演问他有没有心理压力. 陶大宇笑了笑说:"没有.这就是戏."
但镜头里的他, 眼神冷得像冰.
03
《纵横四海》播出后, 亚视收视飙到38点.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 当时TVB的黄金档平均收视也就20多点. 亚视这部剧, 直接把TVB按在地上摩擦.
观众看得热血沸腾. 不是因为爆炸场面多壮观, 而是因为那种痛快淋漓的反击感.
陶大宇火了. 比在TVB时还要火.
片酬翻了三倍不说, 更重要的是, 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 不再是那个温和无害的好男人, 而是一个有棱角、有锋芒的演员.
亚视趁热打铁, 又给他安排了《我和僵尸有个约会》、《胜者为王》等一系列作品. 每一部都是爆款.
那三年, 是陶大宇演艺生涯的高光时刻. 也是亚视最后的辉煌.
04
可惜好景不长.
2002年, 陶大宇选择回巢TVB. 有人说他是为了更大的平台, 有人说他是想要更稳定的发展.
但TVB显然没有忘记当年的"背叛".
回来后的陶大宇, 再也没有拿到过像样的主角. 配角, 客串, 偶尔的小制作. 一代一哥就这样慢慢淡出了主流视野.
2023年, 有记者问他后不后悔当年跳槽. 陶大宇想了想说:"不后悔.至少我证明了,有些选择,是值得的."
是啊. 《纵横四海》那一枪, 炸掉的不只是TVB的招牌. 更是炸开了一个演员内心的枷锁.
现在的陶大宇, 偶尔会在商演活动上唱《倒转地球》. 台下的观众, 大多是当年追剧的中年人. 大家一起合唱, 眼里都有光.
真正的突破, 不是永远做乖孩子. 而是在适当的时候, 敢于说不.
哪怕代价是被边缘化, 哪怕要承受质疑和非议.
有些反击, 注定要付出代价. 但没有这种反击, 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