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许多武侠故事中,悲剧元素常常能触动读者的内心。虽然那些英雄豪杰的快意恩仇带给读者一时的快感,但未必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反,若故事始终贯穿悲剧,或许会让读者难以接受,反而失去兴趣。
以金庸的《天龙八部》为例,虽然故事中的三位主角各自经历了不同的磨难,但金庸将最悲剧的命运留给了萧峰。虚竹和段誉的结局看似平安,但实际上,细节之中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情感与命运。
一、表面圆满的结局
在《天龙八部》中,萧峰的结局最为悲惨。他在宋辽两军的注视下自尽,而后被阿紫抱着跳入深渊。没有任何意外,他几乎必定粉身碎骨。这个结局无疑让人感到沉痛和无奈。
然而,虚竹的命运似乎好得多。在平息了宋辽两国的纷争后,他带着一众丐帮成员返回灵鹫宫,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书中提到:“过得多年,丐帮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群丐公议,推之为主。各人尊重萧峰原意,送此人去灵鹫宫,先由虚竹考核,再传‘打狗棒法’及‘降龙十八掌’。”这一段暗示了虚竹一生平安,甚至帮助丐帮再度振兴。可以说,他算得上是一个人生赢家,身边有梦姑的陪伴,过上了幸福生活。
段誉看起来似乎也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书中描写他娶了木婉清、钟灵等美丽女子,而且大理国也太平无事。然而,这个结局真的是圆满的吗?表面看来,段誉得到了他所渴望的美人和权力,但他的幸福生活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甩手掌柜”的段誉
段誉的结局在金庸的修订版中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一段新细节,揭示了他晚年的命运。段誉选择了“甩手掌柜”,即他最终选择出家。这一决定显得有些突兀,因为从段誉的性格来看,他似乎并不具备出家的心态。历史上,大理的皇帝确实有出家为僧的传统,但段誉的出家并没有明确的动机和解释。
在金庸的原作中,并没有提到段誉为何选择出家。他虽然与天龙寺的僧人关系不错,但他更像是一个贪恋美色的男子,他的心中似乎更关注如何获得天下美丽的女子,而非修行。因此,段誉出家的决定让人感到迷惑。如果他因王语嫣的离开而选择出家,那也可以理解,但书中没有明确的描述这一点。
另外,段誉出家后,他的几位妃子们——木婉清、钟灵等,又该如何生活呢?她们的命运似乎没有交代清楚,这也让段誉的结局显得有些残酷。
三、可怜的妃子们
金庸的许多作品经过了不同版本的修改和修订。实际上,读者所熟知的版本并非金庸最初的构想,特别是三联版和新修版,这些版本对原作进行了许多删减和调整,虽然让故事更加流畅,但也让部分情节失去了合理性。
段誉出家的决定,其实可以与金庸在连载版中的另一个角色——高湄有关。在原版中,段誉有一位与之订婚的女子——高湄。书中提到,段誉与高湄的婚事几次出现,但他却并未对此表现出太多的热情。段誉在听到父母为他安排这桩婚事时,心中充满疑虑和迷茫。高湄的容貌和性格,段誉并不清楚,而这份婚约似乎也让他有些不满。
然而,根据《滇史记》的记载,段誉的历史原型所娶的皇后正是高氏,而这位高氏并非善类。据说,高氏在宫中十分权威,甚至有“祸害群妃”的行为,导致后宫内的妃子们多次遭殃。段誉虽然当时是大理的皇帝,但显然他无法制止高后的行为。为了避免与高后发生更多冲突,段誉选择了“甩手掌柜”,最终出家为僧。
而对于段誉的那些妃子们来说,她们的命运便显得更加凄惨。段誉出家后,木婉清、钟灵等人将无法得到保护,恐怕只能在后宫中过着愈发艰难的日子。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段誉没有将自己的武功传给她们的原因。他的心已经脱离了这个尘世,选择了远离俗世的空门。
最终,段誉的命运和他那几位妃子的命运,似乎成了一种无奈的悲剧。金庸在这段故事中通过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武侠世界中那些看似圆满却又暗藏波折的结局,令读者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