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4日,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在山西平遥古城盛大启幕,26岁的王俊凯以“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评审身份亮相开幕式,正式成为主竞赛单元的国际评委。
这是他连续第五年参与平遥影展,从最初的青年评审、特约策展人,一路成长为与国际电影学者、知名导演并肩的评审成员,完成了从“电影新人”到“业内权威”的职业跃迁。这一身份的转变,不仅是对他个人专业素养的肯定,更标志着新生代演员在严肃电影领域的话语权正在不断提升。
开幕式上,王俊凯身着Dior黑白西装,顺毛发型衬得五官清俊,身形清瘦挺拔,生图状态下皮肤通透、眼神纯净,被网友调侃“评审席上坐着大学生”。候场时他安静端坐,气质如“小白杨”般挺拔清冷,进场视频被赞“小说男主照进现实”,迅速登上热搜。然而,他并未沉溺于外界的颜值热议,发言时语气沉稳:“专注电影本身,期待多元碰撞带来的启发”,寥寥数语,展现出对电影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评审应有的专业担当。
在一场影片放映现场,部分观众无视观影礼仪,全程扭头紧盯王俊凯座位,甚至使用手机闪光灯近距离拍摄,严重干扰放映秩序与其他观众体验。这一行为迅速引发争议,舆论迅速发酵。面对失控场面,王俊凯于9月25日果断发声:“请尊重电影!尊重每一位走进影院热爱电影的观众!文明观影,遵守观影礼仪,是对创作者最基本的尊重!电影在银幕上,不在我脸上!”这番掷地有声的呼吁,瞬间登上热搜榜首,赢得全网力挺。
随后,其工作室与影展方同步发声,强调“每一束光、每一帧画面都倾注创作者心血”,呼吁观众回归电影本质。这场风波因粉丝追星而起,却因偶像的清醒与责任感得以平息。王俊凯没有选择沉默或纵容,而是以评审身份主动引导公众关注作品本身,而非明星光环。
从被追捧的流量明星到坚守艺术底线的电影评审,王俊凯用五年时间完成了自我重塑。他的成长不仅是个体的胜利,更折射出新生代影人对专业的追求与对艺术的敬畏。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