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十月的逐渐结束,气温逐步下降,电影市场也进入了寒冷的冷档期。今天的票房数据显示,总票房已突破7363万。值得注意的是,黄渤主演的喜剧《浪浪人生》和主旋律电影《志愿军3》成功突破了千万票房,成为当日唯一突破千万的影片。其他影片的票房成绩则大多维持在几百万之间。
尽管新片不断上映,十月的票房低迷状态似乎没有得到有效改变。迪士尼投资1.8亿美元的大片《创:战神》两天内仅收获了1400万票房,且排片“倒挂”,表现惨淡,预计明日票房将更加萎缩。与此类似,小李子的电影《一战再战》也未能在中国市场收获预期的成绩。尽管该片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好评,豆瓣评分高达8.1分,烂番茄新鲜度98%、MTC评分96,北美票房也突破了1.6亿美元,但在中国市场却难以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国产片《寻她》定档上映,但却上演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戏码。该片上映首日,舒淇与演员们正在进行跑男宣传,却在开始5分钟后,片方突然宣布“撤档”,用“逃档”一词形容更为贴切。显然,片方因当前市场不景气,选择放弃小成本的剧情片,实属无奈之举。
不过,比起《寻她》的“撤档”,电影《火种》的境遇显得更加惨烈。尽管该片的演员阵容不容小觑,姜武和富大龙等人参与演出,且影片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首映式,但电影上映三天后,票房仅为26.6万,而还要分给影院13万,片方最终可能只剩下9.2万的收入。这一成绩,甚至难以覆盖演员们的薪酬。
不少人或许会疑惑,《火种》票房如此惨淡,是否是因为排片不足所致?确实,该片的首日排片仅为2.5%,尽管场次达到8545场,但票房成绩仅占0.6%。也就是说,即便有一定的排片量,依然无法支撑起票房,影院自然难以安排更多的排片。电影的需求和票房直接决定了其能否获得更多的放映机会。
在十月电影市场的惨淡氛围中,《火种》无疑是最为“惨烈”的一部,它的票房表现甚至可能跻身下半年最差电影的前十。相比之下,最近热映的《毕正明的证明》虽然票房也达到7000多万,但片方在及时判断形势后,决定将影片推向网播平台,迅速止损。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影片让人不解,明明是纪录片类型,为何要选择大银幕上映?一条网友的高赞评论指出:“真正的火种,不是演绎精彩,不是为了票房,不是为了名利,而是在现实生活中默默捐款行善,默默支教,润物细无声。”这也反映了观众对电影内容与形式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