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喜欢演主角挂头牌,我并不隐瞒这一点。我喜欢演主角,倒不是因为虚荣,而是为了意志、工作。如果我是一个拳师,我愿意当蒙松这样的拳王,决不是一个无名之辈;如果是自行车运动员,我就当昂克蒂尔或梅尔克斯这样的冠军,而不是普利道尔;如果是网球手,就是球王博格,而不是罗德里盖;如果是政治家就成为戴高乐,而不是密特朗。正因为我当了演员,所以我就只能疯狂地演戏……”。
用阿兰·德龙自己这段话来说明他的性格和对待职业的态度,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撇开社会原因不谈,纵观他所走过的漫长而崎岖的艺术道路,他正是这样一位具有强烈进取心和竞争感的“超级明星”。
阿兰·德龙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八日生于法国巴黎南郊。父亲是影院老板。他的童年是在孤独和苦闷中度过的。
当他四岁时父母就离婚了,不久,又各自另行婚嫁,并且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小阿兰·德龙从此孤独地生活在世界上,这使他幼小的心灵过早地领略了人生的艰难与凄苦。
为了脱离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庭,德龙于一九五二年自愿报名参加了海军陆战队,来到印度前线。一九五四年停战后,他流落到美国、墨西哥等地。
一九五六年返回法国巴黎。回国后,他曾先后当过市场上的搬运工,店里的帮工和高尔夫球场的服务人员。
一九五七年,阿兰·德龙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来到戛纳。被正在这里参加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大卫·〇·塞尔兹尼克发现。
但他没有随塞尔兹尼克去好莱坞,而是听从了法国导演伊夫·阿雷格莱的劝告留在了法国,并很快参加了阿雷格莱导演的当女人纠缠的时候(1957)一片的拍摄。
接着,又在默默地拥抱(1957)、弱者女人(1958)两部影片中扮演了两个重要角色。一九五八年,他与红极一时的德裔法国女星罗密·施乃黛共同主演了克里斯蒂娜(又译花月断肠时)一片,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英俊多情的青年军官。从此,他作为一名“英俊小生”受到人们的注目。
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〇年,阿兰·德龙参加了学生的路、阳光普照、罗科和他的弟兄们三部影片的拍摄。法国电影大师雷乃·克莱曼导演的阳光普照,叙述一位相貌英俊、出身贫贱,但具有向上爬野心的青年汤姆(阿兰·德龙饰演)因贪财而犯罪的故事。汤姆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确立了阿兰·德龙在法国影坛上的地位。
罗科和他的弟兄们是意大利电影大师春奇诺·维斯康蒂导演的一部著名的新现实主义影片。
它描写意大利南方一个农民家庭到北方找工作,结果工作没找到,反而被资产阶级恶势力诱向堕落。
主人公罗科(阿兰·德龙饰演)的二弟西蒙因爱情纠纷犯了杀人罪,绝望的母亲带着小儿子又返回南方。因该片触及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期意大利社会最尖锐的问题,即由经济上出现反常的虚假“飞跃”,使意大利陷入不平衡状态,大量南方失业农民涌入北方寻找生计,造成饥饿、无家可归、绝望犯罪等。
因而,问世后引起当局的恼怒,检查机关停止该片上映,一九六〇年十一月,意大利进步电影创作人员二千多人在罗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集会,接着全国各地制片厂进行了抗议性的总罢工。检察机关的停演反而扩大了这部影片的影响,阿兰·德龙也因在这部影片中扮演主人公而从此蜚声国际影坛,成为引人注目的一颗熠熠红星。
继罗科和他的弟兄们之后,阿兰·德龙又主演了欢乐呵,生命!(1961)、最美的恋人们(1961)、蚀(1961)、法国式的十戒(1962)、豹(又译浩气盖山河1962)、地下室的旋律(1962)、黑马兰花(1963)、爱的囚笼1963)、雷霆手(1964)、黄色香车(1964)等影片。
欢乐呵,生命!是阿兰·德龙与雷乃·克莱曼继阳光普照之后再次合作的名片。曾于一九儿童节年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大奖。
在这部以一九二一年的罗马为背景的讽刺剧中,阿兰·德龙扮演一个起初为了微薄的赏金投效法西斯,后来终于有所觉悟的青年。
蚀是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导演的爱情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在这部影片中,阿兰·德龙扮演与女主人公--一位年轻女工(莫尼卡·维蒂饰演)相爱的证券交易所经济人。
克里斯蒂安·贾克导演的黑马兰花,是根据大仲马一部反映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小说改编的影片。
阿兰·德龙在影片中一人兼饰性格迥然不同的兄弟二人-吉约姆伯爵和于连。由于在国际影坛上的声望目高,一九六四年,阿兰·德龙应莱坞影业公司之邀来到美国。在好菜坞期间,他主演了凌晨枪声(1964)、野战雄师(1965)、巴黎战火(1965)、德克萨斯州州横跨这条河(1966)等影片。
早在五十年代末期,阿兰·德龙就与和他同演克里斯蒂娜一片的罗密·施乃黛相识、热恋并订婚。
但两人一直没有结婚,四年后,他们终于分道扬镳了。一九六三年拍黑马兰花一片时阿兰·德龙与和他配戏的美丽的娜塔丽相爱并结婚。同年10月,两人同赴美国度蜜月。十月一日生了个儿子,取名安东尼。
娶妻生子对阿兰·德龙来说,虽然是件高兴的事,但却影响了他的事业,加上好莱坞没有能够让这位法国明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征服好莱坞的梦想落空了。
一九六六年,阿兰,德龙重返法国影坛。几年内,他连续主演了冒险者(1966)、勾魂摄魄(1967)、武士(1967)、你是恶魔(1967)、摩托女郎(1967)、朋友再见(1968)、游泳池(1968)、杰夫(1968)、西西里部族(1969),博萨里诺(1969)等多部影片,成为法国影坛上继杰拉·菲力浦之后的“当代第一小生”。
然而,阿兰·德龙并非一帆风顺。正当他在法国影坛上重震声威、红透半边天的时候,一九六八年十月一日,他身边的警卫人员斯泰芬·马尔科毕契的尸体在垃圾堆中被发现。为此,他作为主要怀疑对象之一受到审查。这件据说与他妻子私生活不检点有关的丑闻,成为当时报刊杂志上的热门消息。
特别是由于该事件牵涉到法国政界,因而闹得满城风雨,使阿兰·德龙陷入极端困窘的境地,甚至险些跌下“一号名星”的宝座。后来,他好不容易摆脱了这件事。这期间、他与妻子娜塔丽的关系日益恶化。
一九六九年二月十四日,两人终于离婚。不久,与阿兰·德龙共同主演杰夫一片的女演员密丽叶,成为与他朝夕相伴的密友。
七十年代以来,阿兰·德龙先后主演了红环1970)、玛德丽(1970)、再次相爱(1970)、红太阳(1971)、端居的黛克夫人(1971)、大黎明(1972)、高级中学教师(1972)天蝎星(1972)、休克疗法(1973)、燃烧的库房(1973)大枪手(1973)、城里的两个人(1974)、个人生活(1974)博萨里诺与指挥官(1974)、佐罗(1975)、万里追凶(1976)帮派(1976)、波希米亚人(1976)、克兰先生(1976)、午夜三点零三分(1977)、小心,孩子们在看!(1978)、军医(1980)、1980年航空港-协和式飞机(1980)、连环血案(1981)等影片。
佐罗是阿兰·德龙的代表性作品。拍这部影片时,他整四十岁,正是精力旺盛、演技纯熟的年华。片中,他扮演的蒙面侠佐罗,武艺高超、身手矫健,特别是他与上校维尔塔在教堂里那场你死我活的追杀搏斗,惊心动魄,令人赞叹不已。
阿兰·德龙是一位兼具俊美外貌和出色演技、能够胜任多种角色的演员。他既曾以贫穷善良的青年、正直机敏的警探、锄暴安良的侠客等身份在影片中大显身手,也曾以冷酷的杀人魔王、狡猾的职业刺客、贪狠的越狱逃犯等面目出现于银幕。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在黑马兰花、勾魂摄魄、你是恶魔等影片中,他都是一人兼饰两个角色,而且总是令人感到两者气质悬殊、性格迥异。
由于青少年时期产生的暗淡孤独感一直伴随着阿兰·德龙,并渗透进他所扮演的角色,他的表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深沉为的风格。
在现实生活中,阿兰·德龙是个很有个性的神秘人物。他静则能一言不发,闭户不出;动则骤然发怒,转瞬即万籁俱寂。
他在巴黎要有一套宽敞的、比中国古代皇帝的紫停城更令人莫测高深的寓所,不经“签证”任何人也不准进去,而这种“签证”只发给为数极少的几个朋友。他经常面对着壁炉的柴火,坐在地毯上与朋友们争论,争着争着,突然身子一倒便悄然入睡,连个招呼也不打。
此外,他还非常喜爱整洁、喜欢养狗,并“发疯似地收藏书籍”。从一九六四年起,阿兰·德龙开始担任制片人。一九六八年,他创立了“阿代尔制片公司”,该公司已拍摄了很多影片。
“这个世界需要影星,这个世界正苦于没有影星,世界在平庸和单调的泥潭中已陷得够深了。我要说的是世界需要幻想,不管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需要。到处都需要幻想。因此,假如我创造的现实的或不现实的人物,把我的一部分生命献给别人,而由此给人带来幻想,那末以后我更要珍惜自己的时光。”人们不难从这些话中领悟出阿兰·德龙在艺术上的独特追求。
写到这里,也该结束了,阿兰·德龙,伟大的蒙面人,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