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央视的“主持天团”,大多数人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董卿、周涛、康辉的名字,而另一位拥有鲜明记忆点的,不得不提李梓萌。曾经,倪萍用一句“贷款上班”来形容她,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不少网友感慨道:“央视的主持人怎么会这么窘迫?”戏谑之余,这个别致的标签,也悄悄揭开了央视主持人现实生活中的一角。
然而,就是这位以风趣和专业著称的主持人,却在今年经历了一场始料未及的风波。“央视主播出现在直播间,竟然带货!”这一消息让熟悉她的观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李梓萌不仅是《新闻联播》的资深主播,还以谨慎的职业态度深受观众喜爱,几乎不沾商业广告的她,怎么可能突然跨界做起了带货?更让人疑惑的是,她出现在直播间时,推销一款所谓能“缓解头晕手麻、改善记忆力”的深海多烯鱼油。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质疑,真相渐渐浮出水面——那个在直播间卖鱼油的“李梓萌”,竟是由 AI技术合成,完全虚假的影像!
事件背后让人震惊。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合成了与李梓萌本人几乎毫无二致的虚假视频,将她的声音、面部表情、口型模仿得惟妙惟肖,甚至连她独特的主持神态也能复制,让不少观众上当受骗。尽管李梓萌毫不知情,但她的肖像权、声誉和多年的职业积淀却因此受到了不可忽视的损害。更令人愤怒的是,这条违法的产业链远非个例。近期,奥运冠军全红婵也被人用AI克隆声音制造虚假的“带货视频”,视频里的“婵宝”兜售土鸡蛋,令数万粉丝误信是真人推荐,直接下单购买。同样的造假手段竟然牵扯了她的家人出面澄清,才还原了事件真相。
类似的伪造案例层出不穷,连知名医生张文宏也成为受害者。在2024年底,一段他推销“蛋白棒”的视频在网络疯传,声称产品能“增强免疫力”。由于医生的身份,这段视频甚至比其他案例更具迷惑性。然而细心的观众发现,画面中的张文宏口型和声音并不匹配,随后被揭露为借助AI合成的伪造影像。这些事件不仅侵犯了名人的肖像权和名誉,还蒙骗了无数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秩序。这种通过技术造假牟取利益的行为,让人不禁质问:技术究竟是进步的工具,还是被滥用的利器?
幸运的是,国家已对AI技术发力监管,制定了明确的生成内容标识要求,并推出相应的法律约束。无论是为受害者讨回公道,还是保护普通消费者的权益,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刻不容缓。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可以为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但当脱离了道德与法律的束缚,就可能在无形中伤害他人。
李梓萌用20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与生俱来的专业水准与敬业态度。她曾创下一个年度出勤158期节目的成绩,为了保证每次播报的无误,她每天凌晨四点便开始准备,这种坚持并非人人可轻易做到。2026年,她更是在《新闻联播》的直播间创造“八分钟奇迹”。当时,她因需播报一篇未能加载至提词器的现场急稿,只能全程手持纸质稿件,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任务,表现出超强的临场应变能力。
除此之外,李梓萌的职业生涯还藏着另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29岁初登《新闻联播》的舞台时,她因为略显稚嫩的形象,险些无缘主持岗位。但面对挫折,她用敬业和机智突围——选择戴假发来营造成熟稳重的专业形象。这一戴就是十几年,观众已习惯了屏幕前那个端庄的短发形象,却忘了假发下的她本来是一副怎样的模样。直到她参加综艺节目《开门大吉》,首次为观众揭开了这一“秘密”,清爽的短发和活力十足的穿搭让她瞬间焕发出虽然熟悉却更具亲近感的面貌,也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惊叹。有人直言,脱下假发的她仿佛年轻了十岁,完全像换了一个人。
工作中的李梓萌,以假发与不苟言笑的姿态承担着新闻播报的责任,生活里的她,则卸下了伪装,将本真自然的一面展现给观众。这种切换,既是她职业敬业精神的体现,也是她作为普通人的一份坦然。
而在感情方面,这位央视的“黄金主持人”显得独树一帜。尽管现在已经48岁,李梓萌仍保持单身。面对父母的催婚,她从不动摇自己的立场,坚持“不刻意、不将就”的原则。她的坚持令父母牵挂,更引来同事们的关心,“月亮姐姐”曾公开向外界帮她征婚,直言李梓萌这样的优秀女性值得一份懂她的幸福。可即便如此,李梓萌始终选择把自由和真实放在生活的第一位。
从“贷款上班”的玩笑到如今遭遇AI制造的“盗版闹剧”,李梓萌用自己的坚韧与责任,证明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金牌主持人。然而,围绕她的风波也在提醒我们:技术进步虽不可避免,但唯有尊重道德与法律,才能真正让技术成为造福社会的工具,而不是伤害个人和社会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