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 / 楼 / 西 / 戏 / 剧
DrumTower West Theatre
- 我 喜 歡 有 點 不 同-
10月19日下午,当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的观众刚刚坐定时,穿着西装的红彼得(李腾飞饰演)悄然走到观众席,与现场观众握手、聊天,甚至学人戴帽,引得不少观众捂嘴微笑或哈哈大笑。此次红彼得勇闯国家大剧院,除了介绍自己的来时路,也通过一支纪录片介绍了《一只猿的报告》的来时路。
纪录片像揭秘魔法一样,让观众穿越幕布,借助镜头看见了一部戏的诞生过程,既了解了一部戏创作幕后关于表演、灯光、化妆、音响的种种细节,也了解了主创团队从在排练厅做实验,到进剧场合成、配合,再到见观众、谢幕、回家的完整历程,最终在台上所看到的剧场的魔法,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在观众眼前被创造的。
自2022年夏天首次见观众,到2024年年初暂别观众,再到如今久别重逢回归剧场,大概很少有人知道这次久别重逢有多珍贵。
2022年年初,李腾飞和郗望面对各自的职业困境,抱着“找出路”的心找到鼓楼西戏剧,希望创排卡夫卡的小说《致某科学院的报告》,在得到鼓楼西戏剧创始人李羊朵女士的支持后,两个人用心创排数十天,历经种种外在困难与内心怀疑,终换得《一只猿的报告》的口碑与票房双响。
自2022年夏天首次见观众到2024年1月,《一只猿的报告》在短短一年多时间演了八十余场,去到全国数十个城市,终因演员李腾飞在另一部戏中受伤而暂别观众。
这段时间,腾飞带伤演出了其担纲男主的大剧场舞台剧《一日三秋》,此后居家积极康复,日复一日,郗望则首次触碰马丁·麦克多纳的作品,执导了《荒凉西岸》,二人各自的职业曲线都在变化,无论年龄、阅历抑或对专业的理解、对生活的领悟,也都在悄然发生变化。也正因此,让此次《一只猿的报告》的首度回归显得格外珍贵。
相比创排期的卯着一股劲,复排的郗望与腾飞都更松弛了,也更自觉地在重视形式的基础上挖掘角色和剧本的内在了,在此次分享会中,他们分享了各自视角对卡夫卡原著小说的印象,以及小说与当下生活的连接,也分享了如何在空的空间创作一部好看的独角戏,如何吸引观众在几乎空无一物的舞台上跟着红彼得走进一个又一个时空,以及在复排中,到底在追求怎样的更好。
或许因着这份真诚,现场观众无论男女老少,无不专注聆听,频频点头或微笑,竟然极少有人低头玩手机。在观看了红彼得的现场互动、《一只猿的报告》纪录片和主创的分享后,多位观众表示,虽然读过原著,才发现戏剧可以如此生动有趣,所以读小说不可替代进剧场;也有观众被戏剧的手工味儿以及人与人面对面这一质朴交流方式吸引,自发地把这部作品推荐给身边更多的亲友。
撰文:树儿
摄影:刘方
10.30-11.2
相约国家大剧院
现已开票!
《一只猿的报告》
剧情简介
《一只猿的报告》基于弗朗茨·卡夫卡的短篇小说《致某科学院的报告》(1917)创作,一只成功进入人类社会的猩猩给大家讲述自己的过往:它被人类捕获关进笼子,随轮船漂洋过海,行程中,它陡然醒悟出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入人类,最终他是否能如愿以偿呢?
演出时间
10月30日-11月1日 19:30
11月2日 15:00
演出地点
国家大剧院 · 小剧场
演出票价
300/240/1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