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电影《飞刀华》是1963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的作品。这部影片是建国后首部以杂技艺人为题材的电影,由李纬与张瑞芳的丈夫严励共同担纲编剧工作。故事的灵感源于李纬对杂技的熟悉程度——严励在听张瑞芳提起李纬对杂技的了解后,特意拜访李纬。李纬回忆自己在北京天桥童年时期接触杂技艺人的经历,将趣闻轶事一一讲述,激发了严励的创作兴趣。两人最终将熊大绂的同名小说改编成剧本,形成了电影的故事蓝本。
为了出演主角华少杰,李纬将剧本交给曾合作过的导演徐苏灵。徐苏灵对李纬的表演能力非常认可,坚信华少杰这个角色非他莫属。尽管片方原本有意让张雁饰演主角,但在徐苏灵的坚持下,李纬最终获得主演机会。
影片对演员的要求极高,需要他们亲自完成高难度的杂技表演。为此,演员们提前三个月进组,拜师向杂技团的老艺人学习技艺。李纬专注于飞刀技巧的练习,力求达到十有九中的精准,同时还要掌握拿大顶的技巧。王蓓苦练走钢丝,魏鹤龄钻研古彩戏法,牛犇练习霸王鞭,程之则练顶瓶子。经过刻苦训练,演员们终于掌握了扎实的硬功夫。
主创团队还多次前往四川、湖北等地寻找合适的外景地,最终影片大部分场景选择在四川万县拍摄,同时也在太仓拍摄了部分场景。影片开头,太仓孔庙出现在画面中,而在一段惊险情节里,艺人们在古银杏树下,华少杰蒙眼飞刀,使画面紧张刺激,观众印象深刻。
影片的结局设定在解放前夕,主角华少杰成功与工人们合作,抓获特务牛耀祖。解放之后,“义胜班”的艺人们重新团聚,不仅创作了许多新颖的杂技节目,还踏上出国演出的道路,展开全新的生活。
1961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曾出版《飞刀华》同名小说,当时引发男孩们纷纷模仿制作飞刀,导致不少事故。电影上映后,这种模仿行为更为频繁,安全问题严重,因此影片最终被紧急叫停。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