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迪士尼突然公布了《疯狂动物城2》中文配音阵容,随即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评论区一片沸腾。虽然朱迪由季冠霖继续配音,尼克的配音也还是张震,但一些新加入的配音演员名单却让人目瞪口呆——费翔、大鹏、金晨、王安宇,这些名字简直是内娱明星的代表阵容。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官方发布的配音现场照片,费翔和大鹏坐在了显眼的C位,而季冠霖和张震,这两位为角色赋予灵魂的配音功臣,却被挤到了角落。此举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尖锐评论:“这个座位安排,比动物城里的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分区还要明显,看来咖位就是硬道理,真的是脸都不要了。”
最具争议的,莫过于费翔的“商务腔”配音。自从他在《封神》中那句“马can到什么是run决定的”一经传出后,网友们就开始担心,他是否会把《疯狂动物城2》中的马市长配成商纣王的翻版。果然,预告片一发布,费翔那浓重的商务腔让弹幕瞬间爆炸:“这哪是马市长,简直是商务殷寿来动物城搞招商引资!”
据说,为了打破这一固有印象,费翔私下做了大量的功课。他花费200小时研究各国领导人的演讲视频,还特地练习了“微笑时发r音”的技巧。然而,在一段路透视频中,他的“动物城需要change”依然被网友拿来做鬼畜素材。
其实,网友们并不是针对费翔个人,翻看评论就能看到:“叔圈天菜我也爱,但配音真不行。”、“不是说不让明星配音,至少先练练基本功吧?”大家真正愤怒的是资本对专业的忽视——当明星的名字比声音的契合度更重要,当像季冠霖这样的配音大师要为流量明星让路时,那《疯狂动物城》中最核心的精神——“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任何他想成为的人”,岂不是成了笑话?
正如一句老话所说,术业有专攻。演员如果不好好打磨台词,歌手如果不好好练习唱功,整天想着跨界捞钱,最后只会像狗熊掰玉米——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
希望迪士尼以后能够明白,观众想要看的,是朱迪和尼克的冒险故事,而不是来观看明星们的“声音cosplay”。
令人唏嘘的是,这种现象并非首次发生。回想《功夫熊猫4》中杨幂为狐狸小真配音,尖细的声音被批评为“洗脑,但下次别配”;在《头脑特工队2》中,关晓彤为音乐乐配音,京腔过重与白人小女孩角色极为不符;于适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配哈尔时,东北口音被调侃为“哈尔滨的土城堡”;周冬雨为《千与千寻》配音时,捏嗓子的表现让千寻的情感显得单薄;甚至在《小马宝莉》中,虞书欣的夹子音也被认为拉低了电影的档次。
配音演员姜广涛曾明确表示:“现在影视寒冬,明星们像饿狼一样盯着每个领域,演戏的去开演唱会,唱歌的去拍电影,连配音这种幕后工作都要来分一杯羹。”更讽刺的是,这些明星自己主演的剧集都需要配音,而转身却去抢占专业配音演员的岗位。
至于这些“外行”来配音所获得的高额酬金,专业配音演员听了恐怕会直接撞墙。根据酷音网2025年的数据显示,一线明星配音单部动画的报价从200万起,而新人演员周小V为《哪吒2》配音,整个电影的报酬仅有8000元。前不久热播的《许我耀眼》配音演员曾梦玉,为赵露思配音38集,每集仅有500元。结果,这位配音演员透露自己参与配音的事宜时,反而被粉丝攻击“抢功”。
而费翔在《疯狂动物城2》中配音马市长的酬金,光是20小时的台词训练就消耗了30万制作费,这足以聘请10个像季冠霖一样的专业配音演员。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动画片的配音预算,70%都花在了明星身上,剩下30%才用于后期制作。新人配音演员一天工作8小时挣500块,算是高薪了。”
中国配音协会在2025年发表声明,直接批评了这种现象:“部分演员跨界配音,不仅没有接受专业训练,也不尊重角色的塑造,实质上是在用流量压缩专业配音的空间。”声明中还特别提到,去年有37%的配音新人因无法接到工作而转行,而同期明星配音项目的数量却增长了120%。
上海电影学院教授王丹认为:“迪士尼请明星配音,本质上是商业算计。中国市场看重明星效应,即便费翔的口音让角色出戏,只要能带动票房,资本根本不在乎艺术的完整性。”
然而,正如我们所见,别为了所谓的“明星效应”而失去了观众的真正喜爱。春节档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肖战和庄达菲作为流量担当,导致票房惨淡的教训,依然历历在目。大鹏、费翔等人明知观众期待的是“原班人马”,却依旧顶风作案,真的是一个都不值得被原谅。
大家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