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月裁云,见江苏风华!《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第三季第三期播出(裁云镂月是什么意思) 99xcs.com

(来源:荔枝新闻)

转自:荔枝新闻

自吴越春秋起,江苏的丝线便有了灵性。它时而化作云锦天章,流转明清宫廷;时而变成苏绣妙迹,点缀文人衣袖;时而编作绒花翠饰,摇曳美人鬓边。一针一线,一织一绣,不仅是手艺,更是江南温婉气质的无声表达。

这次,非遗客栈主理人孟非、斓曦与水韵江苏非遗研学团,一起走进苏州、扬州、连云港,挑战完成“新中式穿搭”,点亮东方韵味,品味江苏风雅。

研学团分四组出发探访

经纬之间玲珑心

经纬线交错,彩梭轻引,通经迴纬,便成图案。经纬交织的工艺,让缂丝“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堪称织中之圣。如今,这门古老的手艺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各种可爱的小饰品,成为年轻人“OOTD”的一部分。

织造饰品

当两个“审美直男”来到苏州,遇上千年缂丝,会有什么奇妙的故事?学生们在手忙脚乱里感受经纬穿梭,体验“通经迴纬”的奥秘。他们又为小伙伴们带回了什么样“独特”的新中式搭配呢?

非遗研学团成员:

蒋奕飞 爱丁堡大学设计与数字媒体专业

吴永湘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非遗体验项目:缂丝

研学团拜访缂丝老师

研学团体验缂丝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织造技艺中,研学团了解了缂丝、宋锦、云锦的区别。看似相似的织绣技艺,却各有千秋:缂丝通透如刻,宋锦规整典雅,云锦华贵雍容,江苏的织造跨越千年,又相互勾连,各美其美。

嘉宾和研学团分辨非遗面料

以针为笔画江南

苏绣之美,美在细腻如发、栩栩如生。一根丝线要劈成64股甚至128股,用细如发丝的线绣出层次分明的画面,考验的是匠人的眼力、手力和心力。

非遗研学团成员:

常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

闵铄 南京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非遗体验项目:苏绣

研学团看双面绣

如今的苏绣,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花鸟题材。研学团在苏绣的发源地镇湖找到“苏绣版”后母戊鼎,用千万针线还原文物神韵,让非遗与文物完美结合。

苏绣后母戊鼎

这幅后母戊鼎,光是绿色的丝线就用了126种,绣出了文物的锈迹斑斑,凑近了真的能看见“五彩斑斓的绿”。

苏绣后母戊鼎细节

嘉宾和研学团聊苏绣

绒花灵韵见繁华

一枝绒花,开在鬓边,便是整个春天。扬州绒花,始于唐而盛于清。以蚕丝为瓣,铜丝为骨,纤巧玲珑,可乱真花。节目中,孟非、斓曦也上阵学习绒花制作,体验“勾条要匀、打尖要细、传花要活、粘花要稳”的技艺精髓。

非遗研学团成员:

张诗晨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

关秉泽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

非遗体验项目:绒花

绒花作品

研学团跟随老师体验绒花

嘉宾和研学团制作绒花

这门古老的手艺,在“00后”的眼中,更有着创新的无限可能。将绒花点缀于美甲、手机壳之上,让传统之美走进日常生活,更让非遗技艺绽放新的活力。

绒花发饰

绒花美甲

天地精华匠心雕

东海水晶,其莹如水,其坚如玉。在连云港东海,研学团见识了神奇的水晶内雕技艺——匠人需在脑中构建精细的立体图像,双手在外部操作,刀尖在内部雕刻。一招不慎,整块水晶便会从内部破裂。这种“盲雕”绝技,堪称匠心与勇气的双重考验。

非遗研学团成员:

陶澍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张泽奇 南京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非遗体验项目:水晶雕刻

水晶雕刻作品

水晶雕刻作品

如今,这蕴含着天地灵气的结晶,正通过跨境电商走向世界。多语种直播间里,东海水晶以其独特魅力征服了全球客户,成为中国文化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水晶首饰

研学团体验直播

直播间外国买家互动

穿戴上一身的非遗让人一秒“血脉觉醒”,期待一下研学团的大变身吧~

非遗研学团成员:

李想 浙江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

张豫菲 河海大学播音主持专业

千年丝线,绣出水韵江苏的灵秀风骨;万缕经纬,织就文化传承的锦绣华章。在“00后”手中,让缂丝流转于衣襟,让苏绣坠在耳畔,让绒花绽放在鬓边,让水晶照见东西方交融的天空。

10月8日,在《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和孟非、斓曦一起,看镂月裁云,品江苏风华。

(来源:南京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