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现代纺织新质生产力 驱动产业跃迁(什么是现代纺织技术) 99xcs.com

■ 褚晶君 叶凤燕 周琳虹

浙江金色彩龙纺织带来的改良提花面料可以适配多元化场景;舒雅达纺织创新将香云纱与提花工艺结合革新传统面料,进一步打开市场;金涛丝绸以百分百桑蚕丝打造新品,深受客商青睐……近日,在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上,来自嘉兴海宁市许村镇的多家纺织企业展现了强劲的创新实力。这些创新成果的背后,是海宁市“潮韵纺城、红链聚能”现代纺织与服装(面料)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党建联建机制所提供的持续助力与体系支撑。

“世界布艺看中国,中国布艺看许村。”许村镇以“一块布”闻名,是国内知名家纺面料生产基地、提花家纺产销中心,相关产业链年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面对产业集群化发展带来的新挑战与新机遇,近年来,许村镇积极依托其在纺织与服装领域扎实的产业基础和显著的集群优势,携手区域内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产业平台、科研院所及高校等37家联建单位,协同推进现代纺织与服装(面料)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融合,逐步构建起“组织共建、资源共聚、服务共享、发展共促”的产业生态新格局。

建强“组织链”,筑牢融合发展堡垒。许村镇设立协调机制,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圆桌沙龙、行业交流会等,推动家纺与服装两大产业深度对接、协同发展。

抓实“服务链”,破解企业发展难题。聚焦企业在研发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共性短板,许村镇梳理确定了7个重点攻坚项目,由成员单位主动领办、全程跟进。同时,许村镇集成政策、税务、金融等资源,形成并动态更新“资源、需求、项目、服务”四张助企清单,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了一流营商环境。

盘活“发展链”,激发集群协同效能。许村镇积极整合现有商会、协会资源,打造常态化联系机制,强化产业协同能力。此外,共同推动成立面料共享研发中心,打破技术壁垒,促进家纺面料向下游服装领域创新应用和纵深拓展,延伸了价值链,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力。

走进杭海龙渡湖国际时尚产业学院,这里的课堂是“2对10”的模式——1位杭职院老师和1位企业老总或设计总监指导10位学生。学院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破解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本土人才储备不足的难题,目前已培育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400余人,为产业持续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个学院是我们在平时走访、调研链上企业过程中,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产业人才短板,统筹联建单位资源打造的。”许村镇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许村镇不仅先后承办中国纺织非遗大会、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等高规格行业盛会,更助力海宁成功跻身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现代纺织与服装协同区,区域产业能级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接下去,许村镇将继续以党建联建赋能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激活产业升级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