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广州博物馆)
2025年10月11日,“裙裳华彩——马面裙的古韵今风”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式开幕。作为协办单位之一,广州博物馆共选送9件/套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及文化研究价值的马面裙及服饰藏品参展。
广州博物馆藏品在展览中的实景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供图)
马面裙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十分经典和极具代表性的裙装,其历史悠久,外形独特,款式合理,工艺精湛,凝结了美用一体、以文载道的人文思想。展览依据传统马面裙的美学演变为划分,始以序篇形式呈现出马面裙的形制起源,后以马面裙的定形与发展为题,共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方兴未艾”,展示了明代马面裙及其同期的袍,袄等,力图呈现出明代马面裙的着装风采。 第二单元“百紫千红”,展示了清代的阑干、月华、凤尾及百褶鱼鳞裙,辅以袄、褂,马面绣片等,呈现出清代丰富的裙型与华美的装饰。 第三单元“简雅凝练”,展示了20世纪初在西风东渐下,马面裙形制及装饰上的简化。
近年来,马面裙以其独特魅力为众人关注,并引领了一股服饰复古潮流。我馆自2015年至今,征集入藏清代至现代不同造型、款式和装饰纹样的马面裙60余件,这些藏品真实反映了三百多年来马面裙折射的女性服饰及制作工艺演变历程,也见证了近代以来女性社会地位变化引发的服饰变革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此次我馆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合作办展,让特色藏品走进大学校园,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及其丰富内涵。希望通过这场跨越时空的华裳之约,让观众感受到我国传统马面裙美学基因的流转以及东方审美语境下的裙裳之美。
开幕式嘉宾合影
○
部分参展文物赏析
○
清 七彩缎相间贴绣如意头仕女人物纹马面裙
裙长94.5厘米,腰围141厘米,下摆围307厘米
形制具有典型清代风格,色彩丰富多姿。选用七彩暗花缎拼接而成,花缎有暗八仙、花鸟纹饰;裙门间用黑色素缎及织锦花边均匀压缝成条状,相间处贴绣花卉花篮纹装饰,层次感丰满。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于前片中间裙门处两两重合,装饰华丽,色彩绮丽,刺绣技艺精美。前裙门正中为蓝色回纹地开窗彩绣仕女人物纹,仕女手持仙桃扇子,另有宝瓶纹饰,取其长寿、善良、平安吉祥之意;两侧贴绣如意纹及彩凤花卉纹。
清 湖水蓝暗花绸贴绣花蝶纹马面裙
裙长100.5厘米,腰围122厘米,下摆围252厘米
为清代马面裙中常见形制,裙幅没有褶裥,用黑色素缎及织锦花边制成细条状,均匀压缝在裙身侧面,形似栏杆。这种做法在清末应用广泛,因此叫襕干式马面裙。选用湖水蓝暗花绸面料,暗花为云纹及盘长纹,裙门贴绣、打籽绣蝙蝠团花纹,平金绣勾勒图案轮廓。裙身另有多道缘饰,做工精致,寓意吉祥,层次丰富。
民国 红缎地绣仙鹤荷花纹马面裙
裙长75.5厘米,腰围97厘米,下摆围198厘米
选用红色缎面为地,织有金色团花暗纹,裙腰采用红色棉料缝制,低腰,有纽扣。裙幅及裙门中部绣仙鹤、荷花纹,裙门两侧及裙摆处有粉色波浪形织锦边,裙门下摆绣江崖海水纹。
民国 淡湖水绿罗地女衣
及粉红暗花绸绣花鸟纹鱼鳞马面裙
衣长94厘米,通袖长141厘米,下摆宽61厘米;
裙长104.5厘米,腰围140厘米,下摆围172厘米
形制为上衣下裙,上衣为淡湖水绿罗地女衣,面料有梅花、竹子暗纹,立领,右衽斜襟,有盘扣与纽扣相结合的装饰;领口、衣襟与衣摆处有多重缘饰,分别为双重黑色波浪边内饰连枝花卉纹、黑色包边内饰波浪纹边,增加层次感。长袖,衣袖直身平口,袖口有粉红缎绣花鸟纹挽袖,可拆卸清洗更换,类似现代袖套。下裳为鱼鳞百褶裙,质地为粉红暗花绸面料,裙腰为白色棉布。裙门与裙摆边缘嵌花卉纹、淡紫色细边与湖蓝色缎质包边,用色大胆;裙门绣小鸟蝴蝶、连枝花叶纹,精美细腻,栩栩如生,方寸间得见女红技艺的精妙绝伦。
撰稿 | 罗玮娜
美编 | 谢佳璇
校对 | 邓颖瑜
审校 | 宋 平
刘 斌
审核 | 朱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