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作品已具备产业化开发潜力!当艾德莱丝绸与现代工艺技术融合,会发生什么(参赛作品已具备的能力) 99xcs.com

10月12日,第三届海派旗袍创新设计大赛暨艾德莱丝绸新中装设计大赛总决赛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办。大赛汇聚全国118所高校和28位独立设计师的1128件作品。经过两轮评选,39位设计师的40组作品进入决赛,120件原创设计集中展现了新疆非遗艾德莱斯技艺与海派旗袍文化及现代设计理念的深度融合。

本次大赛由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主办,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指导

总决赛现场,海派旗袍的典雅风格与艾德莱丝绸的独特质感和色彩,形成鲜明和谐的艺术表达。设计师们围绕“生活旗袍、职业旗袍、礼服旗袍”三大场景,将数码印花、激光切割等现代工艺技术与艾德莱丝绸有机融合。

新民晚报记者注意到,一支设计团队以江南蓝印花布为灵感,融入艾德莱斯元素,借蓝韵展现江南温婉诗意,充分彰显非遗工艺在当代设计中的活力。

据介绍,“艾德莱斯”在维吾尔语中是飘逸、抽象的意思,艾德莱丝绸即飘逸抽象的绸子,艾德莱丝绸的生产工艺流程为:整经、扎经染色及后处理、对花、制造五个步骤。制作艾德莱丝绸使用的是扎经染色技法,也称作绞缬染经法,可以染成有特殊效果的花纹。由于花纹边缘防染不彻底而产生的渗透作用,以及整经张力不同和织造时不能完全准确地对花,因而纹样轮廓朦胧,边缘晕晕虚虚、参差不齐,产生一种晕染效果。

艾德莱丝绸

评委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改变设计行业的创作逻辑,但文化内核始终是设计创新的根本支撑。参赛选手们运用数字化工具对传统服饰元素进行解构与重构,有效实现了本土文化与前沿技术的深度衔接。获奖作品在设计创意、文化表达、工艺技术与实用性等维度均展现出较高水准,体现了本届赛事‘创新传承、融合发展’的核心宗旨。”

记者了解到,作为承办单位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依托“产学研用三协同”育人体系,为赛事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与学术保障。该校鼓励学生运用智能材料与数字化设备实现创意落地,目前部分参赛作品已具备产业化开发潜力。

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获奖设计师是赖嘉琪、张雷,作品名为《梦回丝路》;二等奖2名,分别是张子婧的设计作品《帕米尔疏影》、朱金标的设计作品《形色天成·东方雅韵》

大赛主办方表示,将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推动优秀参赛作品的产业化转化,同时计划组织获奖设计系列参与国际时尚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海派服饰美学与非遗技艺走向国际舞台,助力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国际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