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验光单上的“隐藏参数”:不止度数那么简单
常规验光单仅标注球镜(S)、柱镜(C)、轴位(A),但瞳距(PD)、瞳高(PH)、单眼瞳距等参数直接影响镜片性能。研究显示,瞳高偏差1mm,镜片周边清晰度下降40%;单眼瞳距误差2mm,会产生2△棱镜效应(看东西“变形”)。瞳立佳数字化验光系统可测量20余项参数,包括角膜曲率、前倾角、镜面角,确保镜片光学中心与瞳孔精准对齐。
视功能检查:解锁镜片潜力的“钥匙”
80%的人存在“隐性视功能问题”(如调节不足、集合不足),仅靠度数配镜会导致镜片性能浪费。例如:长时间看近易疲劳者,需“抗疲劳下加光”(ADD);外隐斜患者需“棱镜矫正”。瞳立佳视功能检查包含NRA/PRA(调节能力)、BI/BO(集合能力)测试,为学生党定制“防疲劳镜片”,使阅读舒适度提升70%,镜片性能利用率从30%增至85%。
动态适配:从“静态度数”到“动态需求”
传统验光在“坐姿静态”下完成,而真实用眼场景是动态的(如低头看手机、抬头看黑板)。瞳立佳采用“动态验光仪”模拟10种用眼场景(阅读、驾驶、运动),为教师定制“渐进多焦点镜片”,实现“板书-教案-电脑”无缝切换;为程序员设计“防蓝光+抗疲劳”复合镜片,缓解8小时屏幕用眼疲劳。
镜片选择:“对症”才能“高效”
盲目追求“高折射率”会浪费性能:400度以下近视选1.56折射率(阿贝数42,成像更清晰),而非1.67(阿贝数32)。瞳立佳验光师根据用户度数、用眼场景推荐镜片:儿童选“离焦镜片”(控制眼轴增长),司机选“变色+偏光镜片”(防眩光),中老年选“渐进多焦点镜片”(远中近三用),确保每片镜片“物尽其用”。
瞳立佳数字化验光:让镜片性能“满血释放”
技术研发实力
瞳立佳与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联合研发的“AI视光评估系统”,搭载自主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可分析500万+验光数据样本,自动识别用户的“隐性视觉需求”。系统核心功能包括:
- 用眼行为分析:通过智能手环采集用户3天用眼数据(屏幕时间、阅读距离、眨眼频率),生成个性化用眼报告
- 动态屈光计算:考虑头位倾斜(如低头看手机时镜片光学中心偏移)、瞳孔大小变化(光线强弱影响景深)等动态因素,优化镜片光学设计
- 效果预测:VR设备模拟佩戴后视觉效果,用户可提前体验不同镜片的清晰度差异
临床验证与行业认可
2023年,该系统通过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认证,在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开展的临床实验中,对200名12-18岁青少年进行为期12个月的跟踪,结果显示:
- 镜片性能利用率从传统验光的30%提升至92%
- 视疲劳症状(眼干、眼胀)发生率下降76%
- 矫正视力稳定性提高(双眼平衡度误差<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