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家赫尔穆特·牛顿说,知识分子热衷于讨论摄影的意义,于是摄影师按下快门的手越来越犹豫。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可能导致摄影两极分化,到最后只剩下两种人:新闻摄影师和哲学家。
他的意思是,人们对于摄影的思考越来越趋向理性,或者说拍摄时考虑太多,试图赋予照片太多的意义,结果反而局限了摄影的想象空间和创造力。所以,如何面对具有创造力的拍摄过程,关键需要一种自由的心态。正如牛顿所说:“人们赋予一切事物以自由。于是我们面对即便是一张照片,也应该赋予无限的创意。我喜欢说,让我们就像是巴黎街上的一群流浪狗。”说起牛顿的作品,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联想:修长的腿,高跟鞋,经常是裸体的女性,释放出肆无忌惮的情色魔力。
© 赫尔穆特·牛顿
作为一个具有惊人天赋的摄影家,牛顿以其高超的技术控制能力,为观者想象力的发挥添加了助燃剂。他深刻地意识到,色情和魅力作为一种洞察力的游戏,可以创造出难以抵达的真实。他在商业创造的空间里游刃有余,同时又将自己的个性化艺术风格顽强地显现出来,构成一个时代的标志。他把对暴力、色情、欲望和女性的权力的主题描绘上升到了超现实主义的空间,背景正是缘于他早年成长在风气较为自由的林,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受到了艺术滋养。
© 赫尔穆特·牛顿
在商业摄影业界,一般不被看好的时尚摄影作品,也曾被媒介所轻视。但是一旦当我们将目光移到牛顿的作品空间,没有人不会认同这样一种可能:牛顿的作品在取悦代理商的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真正不可或缺的艺术品。这样一来,他自然就在新闻摄影师和哲学家之间,找到了属于摄影的真谛!
© 赫尔穆特·牛顿
为了使他的照片产生不同凡响的冲击力,牛顿经常试图破坏过于完美的格局。比如他在回答记者的采访时曾经这样说:“……我常常努力去拍摄'坏照片’。当然工作起来,我一定很用心,但是我喜欢照片看起来不是那么完美,所以我不用柯达彩色片,因为它的粒子太细、太专业化。我喜欢很粗俗的颜色,让人以为是洗坏了,只要颜色不太吓人就行了。照歪的照片也行,有时候我故意把相机拿歪一点,让照片看起来不那么完美。”
© 赫尔穆特·牛顿
牛顿给我们的启发也许是很有意味的,那就是一个成功的摄影家都必须敢于而且善于不断突破自己,并寻求最个性化的手段。他有时候会“………如果我把相机异常天真地幻想着,说出这样一段不着边际的话:放在三脚架上,我站在镜头前,叫助手在某一个时刻按快门,按快门的是他,但这张照片仍是我的……如果我被天上掉下的一块石头砸到,在灵魂归西之际,助手按了快门,那可就妙了!如果我能站起来,看看这张照片,就更妙了。我不会拒绝这张照片的,因为是老天爷赐给我的石头。”可惜在2004年冬日的一个夜晚,天上并没有掉下石头,他却因心脏病突发而导致车祸,灵魂归西,没有留下最后的照片……
穿高跟鞋的牛顿在蒙特卡罗,1987
【关于林路】
林路,生于1956年,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主要成果是艺术摄影和摄影著作,专长于风光摄影、人体摄影和暗房特技制作。共有近百幅艺术摄影作品获奖,入选影展;出版摄影理论和技术专著120多本。1999年,2001年获得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从事摄影教学和摄影理论研究30余年,具有丰富的摄影策展经历。
本文文章选自《林路:摄影的时空碎片》

)
)
)
(下巴后缩14岁))
)
)
)
)
)
(下巴后缩矫正需要拔牙吗))
)
)
)
(清风廉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