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偶然间发现腋窝一捏感觉里面有小疙瘩,心里难免会有些担忧。这些小疙瘩究竟是什么?是正常现象还是疾病的信号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初步判断小疙瘩性质
淋巴结触诊:可以自己先进行简单的淋巴结触诊。用指腹轻轻触摸小疙瘩,感受其大小、质地、边界等。如果小疙瘩表面光滑、质地较软,且边界清晰,可能是良性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可移动性评估:评估小疙瘩的可移动性。轻轻推动小疙瘩,若能在皮下自由移动,通常提示情况相对较好;若固定不动,可能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压痛分级:根据按压小疙瘩时的疼痛程度进行分级。轻度压痛可能是炎症引起,而剧烈压痛则需要更加关注,可能是较为严重的感染或其他病变。
借助医学检查明确病因
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帮助判断小疙瘩的弹性特征,辅助鉴别其良恶性。良性病变通常弹性较好,而恶性病变弹性较差。
囊液分析:如果怀疑小疙瘩是囊肿,可以通过穿刺抽取囊液进行分析。囊液的性质,如颜色、透明度等,能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可能的情况及处理
副乳触诊:腋窝的小疙瘩也可能是副乳。通过副乳触诊,若能摸到类似乳腺组织的结构,且在月经周期等有周期性变化,很可能是副乳。副乳一般是乳腺组织异位导致,受激素影响。
囊肿情况:囊肿触感通常较软,有波动感。可以观察囊壁厚度、内容物回声等。若囊肿继发感染,可能需要进行穿刺引流,并结合硬化治疗,同时要注意复发预防和瘢痕形成等问题。
关注癌变风险
警惕癌变:虽然大多数腋窝小疙瘩是良性的,但也要警惕癌变风险。如出现微钙化、乳腺动态增强异常等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激素受体检测、真空辅助活检等。
当发现腋窝有小疙瘩时,不要过度惊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及时就医,通过专业的检查和诊断,明确病因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