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会给女性带来诸多不适。了解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该病,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判断方法。
关注症状表现
进行性痛经:进行性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之一。疼痛通常在月经开始前1 - 2天出现,经期第1天最严重,以后逐渐减轻。疼痛部位多为下腹深部和腰骶部,可放射至会阴、肛门或大腿。
深部性交痛:部分患者会出现深部性交痛,尤其是月经来潮前性交疼痛更明显。这是因为异位的内膜结节或粘连导致子宫后倾固定,性交时碰撞或子宫收缩上提而引起疼痛。
经期排便痛:如果病灶累及直肠子宫陷凹、直肠阴道隔或子宫骶韧带,患者在经期可能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加、排便痛等肠道症状。
经间期出血:有些患者会出现经间期出血,即两次月经之间有少量阴道出血。这可能与异位内膜的出血有关。
借助检查手段
CA125辅助诊断:CA125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CA125水平可能会升高,但一般为轻度升高,多低于100U/ml。CA125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复发。
三维超声评估:三维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盆腔内的结构,有助于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等异位病灶。它能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对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抗子宫内膜抗体是一种自身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该抗体的阳性率较高。检测抗子宫内膜抗体有助于辅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考虑相关因素
不孕关联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伴有不孕。异位的内膜会影响盆腔环境,干扰输卵管的蠕动,影响卵子的摄取和受精卵的运输;还可能导致卵巢功能异常,影响排卵。
子宫腺肌病共存: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同时存在。如果患者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等症状,且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均匀性增大,要考虑子宫腺肌病共存的可能。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对女性的生育、生活质量等造成严重影响。
判断自己是否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