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高血压患者不能碰的三种食物
高盐食物:如腌制咸菜、咸鱼、咸肉等。过量的盐摄入会使人体的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导致血压升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而高血压患者更应严格控制在3克以下。高盐食物不仅包括看得见的盐,还包括一些隐性盐,如酱油、酱类、鸡精、味精等调味品,以及一些加工食品如方便面、火腿肠等,这些都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高脂肪食物:像油炸食品(炸鸡、炸薯条等)、动物内脏(猪肝、猪心、肥肠等)、奶油、黄油等。高脂肪食物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会使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加大,进而影响血压的控制。长期大量食用高脂肪食物还可能导致肥胖,肥胖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患者应选择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蔬菜、水果等,烹饪方式也应尽量选择清蒸、煮、炖等健康方式,减少油炸和油煎。
高糖食物:包括糖果、糕点、甜饮料等。过多的糖摄入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导致体重增加,肥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使血压升高。此外,高糖食物还可能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高血压患者应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吃粗粮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以维持血糖的稳定,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二、冬季高血压防治小知识最新指南
注意保暖:冬季气温较低,寒冷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外出时要注意保暖,穿戴足够的衣物,尤其是头部、颈部和脚部的保暖。室内温度也不宜过低或过高,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
适度运动:虽然冬季寒冷,但仍应坚持适度运动。可选择在阳光充足、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进行锻炼,如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运动方式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较为缓和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波动过大。每次运动时间约30-6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5次。
定期监测血压:冬季血压波动较大,高血压患者更应增加血压监测的频率。可在家中自备血压计,每天定时测量血压,如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等,并做好记录。如果发现血压明显升高或波动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合理饮食:除了避免上述三种食物外,冬季饮食可适当增加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桂圆等,但也要注意适量。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调整药物剂量:由于冬季血压容易升高,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或种类。但切不可自行随意增减药物,以免引起血压波动或不良反应。在调整药物期间,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高血压患者通过避免食用高盐、高脂肪、高糖食物,以及在冬季做好防治工作,能够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