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瞧"秋老虎" 老年人此时易中暑 99xcs.com

每年夏秋交替之际,“秋老虎”总会准时登场。它就像一个调皮又难缠的“小怪兽”,让原本期待凉爽的人们再次陷入高温的“包围圈”。“秋老虎”天气的特点是早晚温差开始增大,但白天依旧骄阳似火,暑气逼人。在这样的天气里,老年人成为了中暑的高危人群。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都在走下坡路,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远不如年轻人。一旦中暑,不仅会给他们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增加家庭的负担。因此,我们绝不能小瞧“秋老虎”,要格外关注老年人在这个特殊时期的健康状况,积极做好中暑的预防工作。

“秋老虎”的特点

高温持续:“秋老虎”期间,气温往往居高不下,白天气温常常能达到30℃甚至更高。虽然早晚可能会有一丝凉意,但中午时分的酷热依然让人难以忍受。这种持续的高温天气会使人体长时间处于炎热环境中,增加了中暑的风险。

湿度较大:除了高温,“秋老虎”时节的空气湿度也相对较大。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人体汗液不易蒸发,散热困难,使得身体更容易积聚热量,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引发中暑。

别小瞧

昼夜温差变化:与盛夏不同,“秋老虎”时期早晚温差开始逐渐增大。这种昼夜温差的变化可能会让老年人的身体一时难以适应,影响身体的正常调节功能,进一步增加了中暑的可能性。

老年人易中暑的原因

身体机能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体温调节能力下降。他们的汗腺功能减弱,出汗量减少,散热速度变慢,难以有效地应对高温环境。此外,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功能也不如年轻人,血液循环不畅,会影响身体的散热和代谢。

慢性疾病影响:许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和对高温的耐受能力。例如,高血压患者在高温环境下血压容易波动,增加了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可能会影响汗腺的正常功能,导致出汗异常。

生活习惯因素:一些老年人可能由于节俭或习惯问题,不愿意使用空调等降温设备,导致居住环境温度过高。此外,部分老年人饮水不足,不能及时补充身体因出汗而丢失的水分,也会增加中暑的几率。还有些老年人喜欢在中午时分外出活动,此时正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更容易受到高温的侵害。

中暑的症状

先兆中暑:在中暑初期,老年人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此时体温一般正常或略有升高,如果能及时采取措施,如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等,症状通常会很快缓解。

轻症中暑:若先兆中暑未得到及时处理,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轻症中暑。此时患者体温会升高到38℃以上,除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和抽搐;热衰竭患者会出现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热射病则是最为严重的情况,患者会出现高热、无汗、意识障碍等症状,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

预防措施

改善居住环境:老年人居住的房间要保持通风良好,可以使用风扇或空调来降低室内温度。空调温度不宜设置过低,一般保持在26℃-28℃为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同时,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合理补充水分:在“秋老虎”时节,老年人要注意多喝水,以补充身体因出汗而丢失的水分。可以选择喝白开水、淡盐水或绿豆汤等,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每天的饮水量应不少于1500-2000毫升,少量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调整饮食:饮食方面,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黄瓜、西红柿、西瓜、桃子等。这些食物富含水分和维生素,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在中午11点至下午3点这个高温时段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如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同时,要选择阴凉通风的路线行走,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关注身体状况:家人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老年人出现头晕、乏力、口渴等中暑先兆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要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确保病情稳定。

急救方法

立即转移:当发现老年人中暑后,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上衣扣子,让其平卧休息,以利于呼吸和散热。

物理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老年人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帮助降低体温。也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促进散热。

补充水分:如果老年人意识清醒,可以让其适量饮用一些淡盐水或藿香正气水等,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但要注意不要一次性饮用过多,以免引起呕吐。

及时就医:如果老年人中暑症状严重,如出现昏迷、抽搐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持续观察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等。

“秋老虎”虽然看似只是短暂的回热天气,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却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健康威胁。其高温、高湿以及昼夜温差变化的特点,加上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慢性疾病影响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使得老年人在这个时期极易中暑。了解中暑的症状,掌握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至关重要。改善居住环境、合理补充水分、调整饮食、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以及关注身体状况等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中暑的风险。而在中暑发生时,及时采取转移、物理降温、补充水分和送医救治等急救方法,则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我们要重视“秋老虎”时节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