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主要看哪几项指标?教你看懂肝功能检查报告!(肝功能检查主要看哪些项目) 99xcs.com

去医院做肝功能检查后,面对满是数据的报告一头雾水?别担心,只要抓住关键指标,就能轻松读懂。像转氨酶、白蛋白、胆红素等指标都藏着肝脏的健康密码。接下来为您一一解析这些指标的意义。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是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水平升高。一般来说,ALT的正常参考值在0-40U/L左右。如果ALT升高,可能提示有急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情况。例如,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往往会显著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谷草转氨酶(AST):AST在心肌细胞和肝细胞内均有存在,当肝细胞受损时,AST也会升高。正常参考值一般在0-40U/L。AST升高常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心肌梗死等疾病。AST/ALT比值对于判断肝脏疾病的类型也有一定意义,在急性肝炎时,ALT升高幅度常大于AST,AST/ALT比值小于1;而在肝硬化、肝癌等慢性肝病时,AST/ALT比值可能大于1。

肝功能检查主要看哪几项指标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白蛋白(ALB):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它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营养物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常参考值一般在35-55g/L。如果肝脏合成功能受损,白蛋白水平会降低。常见于肝硬化、重症肝炎等疾病。当白蛋白水平低于25g/L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腹水等症状,因为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

凝血因子:肝脏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如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通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凝血功能。当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PT和APTT会延长,患者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

反映胆红素代谢的指标

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正常参考值一般在3.4-17.1μmol/L。总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有黄疸。黄疸可分为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例如,在肝细胞性黄疸时,由于肝细胞受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障碍,导致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升高;在溶血性黄疸时,主要是间接胆红素升高;而在梗阻性黄疸时,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是经过肝脏处理后可以直接排泄的胆红素。正常参考值一般在0-6.8μmol/L。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胆管结石、胆管肿瘤等引起的胆道梗阻性疾病。当胆道梗阻时,胆汁排泄不畅,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导致其水平升高。

间接胆红素(IBIL):间接胆红素是未经过肝脏处理的胆红素。正常参考值一般在1.7-10.2μmol/L。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溶血性疾病,如蚕豆病、地中海贫血等,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过多的间接胆红素,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从而导致间接胆红素在血液中蓄积。

其他指标

碱性磷酸酶(ALP):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正常参考值因年龄和性别略有差异,一般在40-150U/L。ALP升高常见于肝胆系统疾病和骨骼疾病。在肝胆疾病中,如胆管炎、肝癌等,由于胆管梗阻,胆汁排泄不畅,可刺激肝细胞产生过多的ALP,导致其水平升高;在骨骼疾病中,如佝偻病、骨肿瘤等,成骨细胞活跃,也会使ALP升高。

γ-谷氨酰转移酶(GGT):GGT在肝脏、胰腺等组织中均有存在。正常参考值一般在0-50U/L。GGT升高常见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胆管炎等疾病。长期大量饮酒的人,GGT往往会升高,它是酒精性肝病的一个敏感指标。此外,当胆管发生炎症或梗阻时,GGT也会显著升高。

肝功能检查报告中的各项指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能让我们及时发现肝细胞是否受损及受损程度;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白蛋白和凝血因子指标,可判断肝脏的合成能力是否正常;反映胆红素代谢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指标,有助于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黄疸;而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等其他指标,也能从不同方面为我们提供肝脏健康的信息。在解读肝功能检查报告时,不能仅仅孤立地看某一项指标,而要综合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情况,才能更准确地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如果对检查结果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建议。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