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岁换牙对照表是怎样的,各年龄段换牙有啥特点?(6-7岁换牙) 99xcs.com

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6-13岁的换牙阶段备受家长关注。换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口腔美观,更对日后的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有着深远影响。那么,6-13岁孩子的换牙顺序是怎样的?每个年龄段的换牙又呈现出哪些独特的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

6-13岁换牙对照表

6-8岁:在这个年龄段,孩子通常开始长出第一颗恒牙,即中切牙,首先长出的是下排的中切牙,然后是上排的中切牙。这标志着孩子正式进入换牙期。中切牙的萌出,使得孩子的牙齿开始逐渐替换乳牙。一般来说,下中切牙在6岁左右开始萌出,上中切牙则稍晚一些,大约在7-8岁萌出。

8-9岁:此时,孩子会开始更换侧切牙。侧切牙位于中切牙的旁边,同样是先下后上的顺序。侧切牙的萌出,进一步完善了孩子前牙的排列。下侧切牙通常在8岁左右开始萌出,上侧切牙则在9岁左右萌出。

6—13岁换牙对照表是怎样的,6-13岁换牙特点有哪些

9-12岁:这个阶段,孩子会逐渐更换第一、二前磨牙。前磨牙主要用于辅助咀嚼食物,它们的萌出对于孩子的咀嚼功能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第一前磨牙一般在9-10岁左右开始萌出,第二前磨牙则在10-12岁左右萌出。

10-12岁:孩子会开始更换尖牙,尖牙也被称为犬牙,具有撕裂食物的功能。尖牙的萌出相对较晚,上尖牙通常在10-12岁左右萌出,下尖牙萌出时间稍早一些。

12-13岁:此时,孩子会更换第二磨牙。第二磨牙的萌出标志着孩子口腔内大部分恒牙已经基本萌出。第二磨牙对于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各年龄段换牙特点

6-8岁:这个年龄段孩子换牙的特点是开始进入换牙初期,恒牙萌出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比如牙龈瘙痒、轻微疼痛等。这是因为恒牙在突破牙龈萌出的过程中,会对周围组织产生一定的刺激。孩子可能会不自觉地用手去触摸或舔舐即将萌出的牙齿,家长需要及时提醒孩子,避免影响牙齿的正常萌出。此外,由于恒牙开始萌出,乳牙可能会出现松动的情况,家长要教导孩子正确对待松动的乳牙,不要强行拔除,以免引起出血和感染。

8-9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换牙速度相对加快。随着侧切牙的萌出,牙齿的排列开始逐渐发生变化。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牙齿排列不齐的情况,比如牙齿拥挤、牙缝过大等。这是因为恒牙的体积通常比乳牙大,而孩子的颌骨发育还不够完善,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让恒牙整齐排列。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口腔医院进行咨询,了解是否需要进行早期干预。

9-12岁:此阶段孩子换牙的特点是前磨牙的萌出。前磨牙的萌出会使得孩子的咀嚼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由于前磨牙的位置比较靠后,清洁难度相对较大,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口腔卫生,教导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确保牙齿的清洁。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恒牙已经萌出,但乳牙尚未脱落的情况,即“双排牙”现象。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以免影响恒牙的正常生长。

10-12岁: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开始更换尖牙。尖牙的萌出相对较晚,而且萌出过程可能会比较缓慢。尖牙的牙根比较长,萌出时可能会对周围牙齿产生一定的挤压,导致牙齿疼痛和不适。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口腔感受,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如果孩子疼痛较为严重,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采取一些缓解措施。

12-13岁:当孩子到了12-13岁,第二磨牙萌出,此时大部分恒牙已经基本萌出。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要关注孩子的咬合关系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孩子存在咬合异常的情况,如反颌、深覆颌等,应及时带孩子进行正畸治疗,以纠正咬合问题,避免影响孩子的面部发育和口腔健康。

换牙期的注意事项

口腔卫生:在换牙期,保持口腔卫生至关重要。家长要教导孩子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饭后要及时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细菌滋生。

饮食均衡:孩子在换牙期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促进牙齿和颌骨的发育。要保证孩子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等。同时,要适当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促进颌骨发育。

避免不良习惯:家长要注意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如吮指、咬唇、吐舌等。这些不良习惯会影响牙齿的正常排列和颌骨的发育,导致牙齿畸形。

定期检查: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到口腔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换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般每3-6个月带孩子检查一次口腔。

通过了解6-13岁换牙对照表以及各年龄段换牙的特点,我们知道了孩子在不同阶段的换牙顺序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我们也明确了在换牙期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保持口腔卫生、饮食均衡、避免不良习惯和定期检查等。关注孩子的换牙过程,有助于保障孩子的口腔健康,让孩子拥有整齐、健康的牙齿。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