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啥意思,一次性说清楚(白露是啥意思?) 99xcs.com

在岁月的流转中,二十四节气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白露,便是其中一颗散发着独特光芒的明珠。它带着丝丝凉意,预示着秋天的深入。白露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又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紧密联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露的世界,明晰它的概念,领略它的风采。

白露的基本概念

节气定义: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即为白露。一般在公历9月7日到9日交节。此时,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清晨时分地面和叶子上会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

气候特征:白露时节,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此时,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南方地区则可能会出现“秋老虎”天气,但早晚也会有凉意。

白露是啥意思,白露的基本意思是什么

白露的物候现象

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白露时节,鸿雁开始列队从北向南飞行,寻找更温暖的栖息地,这是大自然中鸟类对季节变化的一种本能反应。

玄鸟归:玄鸟解见春分,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玄鸟即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如今北飞归巢,意味着天气逐渐转凉。

群鸟养羞: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意思是说,此时各种鸟类开始贮存食物,准备过冬,体现了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智慧。

白露的传统习俗

收清露: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吃龙眼: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等很多种疾病。

白露的养生要点

饮食养生:白露时节,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如粳米、籼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等。同时,要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起居养生:白露过后,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尤其是早晚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运动养生:白露时节,秋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可以选择如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运动项目,以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通过对白露概念的明晰,我们了解到白露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大自然变化的重要体现。从白露的基本定义和气候特征,我们感受到季节的更替;物候现象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规律;传统习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养生要点则提醒我们在这个时节要关注自身健康。白露,它带着诗意和智慧,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遵循自然规律,享受健康生活。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