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消化内科成功救治了一位55岁的男子刘先生,他在短短两小时内呕血4次,失血量超过1000毫升,几乎将全身四分之一的血液“吐”了出来,生命岌岌可危。经过紧急救治,刘先生终于康复出院,但这一事件也让人深思。刘先生多年来的酗酒习惯是导致其出现严重健康问题的根源,而这一切与肝硬化密切相关。
刘先生的故事并不罕见。他从20岁开始便与朋友们酗酒,每天至少半斤的高度数白酒、啤酒或者黄酒让他早早就患上了酒精性肝硬化。虽然早在十年前就已诊断出肝硬化,但他并没有停止饮酒,只是选择减少白酒的饮用,转而喝啤酒和黄酒。近年来,尽管肝腹水和不适症状如影随形,刘先生因为“没有特别不舒服”,并未定期检查。
直到最近,刘先生感到腹胀、头晕,并伴随冷汗,随后便开始反复呕血。短短两小时内,他便呕吐了四次,失血量达到1000多毫升,情况危急。幸好,及时送医并经过治疗,才避免了生命危险。
肝硬化的隐性危险: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医生指出,刘先生的肝硬化已经发展到了严重阶段,而最可怕的不是肝脏本身的损害,而是肝硬化引发的并发症——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这些曲张的血管就像“老楼”的“年久失修的水管”,如果破裂,后果将非常严重。事实上,肝硬化患者中,大约有一半会出现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
为什么肝硬化会导致静脉曲张?原因在于肝脏的硬化和纤维化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肝脏的血流受阻,使得来自胃肠道的血液无法顺利通过肝脏,而是通过周围的静脉绕行。这些静脉因而逐渐扩张,最终形成曲张血管。如果这些血管破裂,血液会大量涌出,导致呕血等严重症状。
静脉曲张破裂的风险
肝硬化导致的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是非常危险的,并且一旦破裂,出血量往往非常大。一次出血量可能达到1000-2000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四分之一甚至一半的血量。严重出血不仅会导致休克,还可能引发多脏器衰竭,死亡率极高。根据统计,首次出血后的患者,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约有30%的人会在一年内死亡。
令人担忧的是,虽然治疗可以暂时止住出血,但一旦发生首次出血,患者的再出血风险非常高。数据显示,在首次出血后的第一年内,再出血的风险高达70%。
肝硬化的危害:为什么不容忽视?
肝硬化是肝脏慢性损伤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常见原因包括长期酗酒、病毒性肝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肝硬化的初期,症状往往不明显,许多患者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患病。然而,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肝脏功能逐步衰退,病人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乏力等不适症状,最终可能发展成肝腹水、静脉曲张、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刘先生的病情正是肝硬化的一个典型案例,长期酗酒和未进行有效治疗,导致肝硬化发展到了危及生命的地步。
如何预防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戒酒: 长期饮酒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戒酒不仅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还有助于避免进一步恶化。
定期体检: 对于有肝硬化风险的人群,如长期酗酒者,定期检查肝脏功能和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早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
健康饮食: 饮食中应减少高脂肪、高盐分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有助于保护肝脏健康。
科学治疗: 对于已经患有肝硬化的患者,应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对于有静脉曲张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内镜下的曲张血管结扎或硬化治疗,以减少破裂出血的风险。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