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个时候适当进补,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但有些食物在立秋时节吃,可能会给脾胃带来负担。为了让大家能科学进补,接下来就详细讲讲立秋进补要避开的‘四不吃’。
立秋进补的重要性
顺应节气变化: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季节的转换。从中医角度看,秋季对应人体的肺脏,此时进行适当的进补,有助于顺应节气变化,调节身体机能,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天做好准备。
增强身体抵抗力:经过炎热的夏天,人体消耗较大,身体相对虚弱。立秋进补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立秋“四不吃”之一:辛辣食物
加重秋燥:立秋后,天气逐渐干燥,辛辣食物容易助热生火,加重秋燥症状,如口干、咽干、鼻燥、便秘等。像辣椒、花椒、生姜等,都要尽量少吃。
刺激脾胃:辛辣食物对脾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能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胃痛等问题。
立秋“四不吃”之二:生冷食物
损伤脾胃阳气:立秋后,人体的阳气开始收敛,脾胃功能相对较弱。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鱼片等,会损伤脾胃阳气,影响消化功能,还可能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易导致湿气内蕴:过多食用生冷食物,会使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导致湿气在体内积聚,加重身体的不适。
立秋“四不吃”之三:油腻食物
加重肠胃负担:油腻食物不易消化,立秋后脾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食用过多油腻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像油炸食品、肥肉等,都应适量控制。
影响血脂和血压:长期大量食用油腻食物,还可能导致血脂升高、血压不稳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立秋“四不吃”之四:甜食
助湿生痰:甜食吃多了容易助湿生痰,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且过多的糖分在体内会转化为脂肪,导致体重增加。像蛋糕、糖果等甜食,立秋后要少吃。
影响食欲:甜食会使血糖快速升高,产生饱腹感,从而影响正常的食欲,导致其他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立秋其他注意事项
早睡早起:立秋后,应早睡早起,以顺应阳气的收敛和阴气的生长。早睡可以养肺气,早起有助于舒展肺气。
适当运动:选择一些适合秋季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立秋进补虽然重要,但一定要讲究方法。记住这‘四不吃’,避开那些可能伤害脾胃的食物,再结合合理的作息和适当的运动,才能让身体在秋季保持健康。希望大家都能科学进补,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秋天。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