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饮料猝死话题登上热搜,福州男孩的悲剧给大家敲响警钟。运动后猛灌冰饮可能引发致命风险,背后原因值得关注,运动后的那些错误习惯也得改改了。
7 月 27 日,“冰饮料猝死” 话题引发热议。福建福州一名男孩在运动后,拿起冰镇饮料猛喝,随后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虽经抢救但最终不幸去世。这一悲剧让人们意识到,运动后喝冰饮的习惯可能隐藏着巨大危险。
为何运动后喝冰饮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运动时,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全身血管扩张,尤其是皮肤血管,以帮助散热;心脏跳动加快,血流量增加,负担加重。此时突然喝下大量冰饮,低温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急剧收缩,导致全身血液循环瞬间紊乱。
胃肠道血管收缩后,大量血液会被 “截留” 在胃肠道,导致心脏等重要器官的供血突然减少。同时,低温刺激还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痉挛会使血管管腔变窄,血流受阻,若本身血管有潜在问题,就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心脏骤停。
此外,运动后咽喉、食道等部位的黏膜处于充血状态,冰饮的低温会强烈刺激这些部位,引发局部血管收缩,可能通过神经传导影响心脏节律,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运动后这些错误习惯,你可能也在犯
除了立即喝冰饮,运动后还有一些错误习惯同样危险,需要警惕。
一是立即停下休息。运动时血液集中在四肢肌肉,若突然停下,血液回流心脏的速度减慢,容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倒。正确的做法是运动后慢走几分钟,做些拉伸动作,让身体逐渐恢复平静。
二是马上冲冷水澡或进空调房。运动后全身毛孔张开,突然接触冷水或冷空气,会使血管快速收缩,血压波动,加重心脏负担,还可能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等问题。应先擦干汗水,在阴凉处休息 10 - 15 分钟,等体温稍微下降后再洗澡或进入空调环境,且空调温度不宜过低。
三是大量补水或喝功能性饮料。运动后口渴时,有人会一口气喝很多水,这会增加胃肠道和心脏负担,甚至引起水中毒。补水应少量多次,每次喝 100 - 150 毫升,间隔几分钟再喝。功能性饮料虽能补充电解质,但含糖量高,过量饮用可能导致血糖波动,普通人运动后喝白开水或淡盐水即可。
四是立刻进食。运动后胃肠道血液供应相对较少,消化功能较弱,此时马上吃饭会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建议运动后至少半小时再进食,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蔬菜、水果等。
运动后身体的恢复需要科学的方式,那些看似 “舒服” 的习惯,可能暗藏健康风险。福州男孩的悲剧提醒我们,运动后的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遵循正确的恢复方法,才能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