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夏天,高温天气就成了户外工作者的“劲敌”,中暑风险大大增加。了解防中暑的小知识,对于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这些知识简单实用,能帮助大家轻松应对夏日高温,降低中暑的可能性。接下来,一起看看都有哪些要点。
及时补充水分
多喝白开水: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会大量出汗,导致水分流失。户外工作者要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每天至少喝1.5-2升水,少量多次饮用,这样能更好地被身体吸收。
适当喝盐水:出汗会带走身体里的盐分,只喝白开水可能无法满足身体需求。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配成淡盐水饮用,大概每升水中加0.5-1克盐,以补充身体流失的盐分。
选择合适饮品:除了白开水和盐水,还可以喝一些防暑饮品,如绿豆汤、酸梅汤等。这些饮品有清热解暑的作用,能帮助身体降温。
合理安排休息
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能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提高身体的耐热能力。户外工作者要尽量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适时休息:工作过程中,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每隔1-2小时休息10-15分钟,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放松身心,缓解疲劳。
做好防护措施
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遮阳帽能有效遮挡阳光,减少头部受热。选择宽边的遮阳帽,能更好地保护脸部、颈部和耳朵。太阳镜可以阻挡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涂抹防晒霜: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皮肤容易被晒伤。涂抹防晒霜可以保护皮肤,降低晒伤的风险。选择防晒指数合适的防晒霜,大概每隔2-3小时补涂一次。
穿着透气衣物:选择透气性好、浅色的衣物,如棉质衣物。这样的衣物能让皮肤更好地呼吸,散热快,减少中暑的可能性。
了解中暑症状
先兆中暑症状: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这可能是先兆中暑的表现。
轻度中暑症状:除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还会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重度中暑症状: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患者会出现昏迷、抽搐、高热等严重症状,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需要立即送医治疗。
掌握急救方法
先兆和轻度中暑急救:如果发现有人出现先兆或轻度中暑症状,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让患者喝一些淡盐水或藿香正气水等。
重度中暑急救:对于重度中暑患者,在进行初步降温处理的同时,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持续为患者降温。
饮食防暑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水分和维生素,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有清热解暑的作用。
避免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肠胃负担。在夏季应尽量少吃,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
防中暑对于户外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及时补充水分、合理安排休息、做好防护措施、了解中暑症状、掌握急救方法和注意饮食防暑等方面,能有效降低中暑的风险。希望大家都能在夏日保持健康,顺利度过高温天气。
其他医院查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