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主要看哪几项指标?教你看懂化验单(肝功能检查主要看哪几项指标多久出结果) 99xcs.com

肝脏在人体代谢、解毒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肝功能检查结果能反映其健康与否。但化验单上众多数据让人犯难。究竟肝功能检查主要看哪几项指标呢?接下来为你深入解析,让你不再为看懂化验单发愁。

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是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指标之一。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水平升高。它对肝脏损伤较为敏感,即使是轻微的肝细胞炎症,ALT也可能出现明显变化。一般来说,ALT的正常参考值在0-40U/L左右。如果检测值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肝脏存在炎症、损伤,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

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主要分布在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细胞损伤严重,线粒体也受到破坏时,AST会大量释放入血。AST的正常参考值也大致在0-40U/L。AST升高的意义与ALT类似,但在某些情况下,AST/ALT的比值更有诊断价值。例如,在酒精性肝病中,AST升高通常更为明显,AST/ALT比值常大于2;而在急性病毒性肝炎初期,ALT升高往往更为显著,AST/ALT比值小于1。

肝功能检查主要看哪几项指标

胆红素

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它是反映肝脏胆红素代谢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总胆红素的参考值在3.4-17.1μmol/L。总胆红素升高可能导致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总胆红素升高常见于多种疾病,如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梗阻性黄疸(如胆结石、胆管癌等)和溶血性黄疸(如蚕豆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是经过肝脏处理后可以直接排出的胆红素。其正常参考值在0-6.8μmol/L。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梗阻性黄疸,当胆管发生梗阻时,胆汁排泄不畅,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导致其水平升高。此外,肝细胞性黄疸时直接胆红素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间接胆红素(IBil):间接胆红素是未经过肝脏处理的胆红素。正常参考值在1.7-10.2μmol/L。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溶血性疾病,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过多的间接胆红素,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从而导致血液中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

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它在维持人体胶体渗透压、运输营养物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常血清白蛋白的参考值在35-55g/L。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场所,当肝脏功能受损严重,如肝硬化晚期,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清白蛋白水平会降低。此外,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也可能导致白蛋白丢失过多,引起血清白蛋白降低。

凝血相关指标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反映了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肝脏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PT会延长。正常PT的参考值因检测方法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在11-13秒。PT延长常见于严重的肝细胞损伤、肝硬化、维生素K缺乏等情况,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出血倾向。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R是一种标准化的PT指标,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对于肝功能评估来说,INR升高也提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功能下降。正常INR的参考值在0.8-1.2。在肝脏疾病中,INR升高程度与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INR明显升高时,患者出血风险增加。

肝功能检查涉及多个重要指标,每个指标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肝脏的健康状况。转氨酶能反映肝细胞的损伤情况,胆红素可提示肝脏的胆红素代谢功能,白蛋白体现肝脏的合成能力,凝血相关指标则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在解读肝功能化验单时,不能仅仅关注某一项指标的变化,而应综合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才能准确判断肝脏是否存在疾病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果对肝功能检查结果有疑问,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建议。

其他医院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