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就是带状疱疹。每到特定时期,它的发病率就会显著上升。带状疱疹的疼痛程度常常让人难以忍受,而有几类人群更是它的“重点关照对象”。下面,我们一起揭开带状疱疹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带状疱疹?
定义: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初次感染该病毒时,表现为水痘,多见于儿童;当病毒潜伏在体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被激活,就会引发带状疱疹。
症状表现:带状疱疹最典型的症状是在身体单侧出现成簇的水疱,沿神经走行呈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的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针刺样、电击样、烧灼样等,轻重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在皮疹出现前,可能会有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局部皮肤有灼热感或神经痛。
带状疱疹为何被称为“最疼皮肤病”?
神经损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亲神经性,它会侵犯神经,导致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从而产生疼痛。这种神经痛往往非常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情况。
疼痛持续时间长:带状疱疹的疼痛不仅在皮疹期存在,部分患者在皮疹消退后,疼痛仍会持续很长时间,这种情况被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
哪些人群是高发人群?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力逐渐下降,对病毒的抵抗力减弱。中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不如年轻人,更容易受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侵袭,且患病后发生后遗神经痛的风险也更高。
免疫力低下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艾滋病、红斑狼疮等)、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的患者,以及正在接受放疗、化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他们的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无法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因此更容易患上带状疱疹。
精神压力大的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精神压力大的人,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从而增加感染带状疱疹的几率。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接种疫苗: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手段。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增强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增强免疫力至关重要。合理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充足睡眠,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戒烟限酒,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刺激。
缓解压力: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精神压力,如听音乐、旅游、参加社交活动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带状疱疹的治疗
抗病毒治疗:在带状疱疹发病早期,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是阻止病毒的核酸合成,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用药。
止痛治疗: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需要使用止痛药物。止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缓解疼痛,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减轻疼痛;对于严重的神经痛,可能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或抗癫痫药物等。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用药。
营养神经治疗: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和再生。这类药物可以为神经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维持神经的正常功能。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用药。
了解了带状疱疹的定义、疼痛原因、高发人群、预防方法和治疗措施后,我们知道带状疱疹虽然可怕,但通过积极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是可以有效控制的。中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和精神压力大的人群要格外小心,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出现疑似带状疱疹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如有疑问,可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