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8日,“大疆预告降价已购买消费者退货维权”成为微博热搜话题。据报道,淘宝、京东等平台的大疆官方店铺预告了多款产品将于10月9日开始降价的消息,许多刚刚购买了即将降价产品的消费者开始在购物平台和社交媒体上维权,争取退差价。
一些在线上平台购买相关大疆产品的消费者通常能够顺利退货,但线下购买的消费者却遇到了困难,因为线下渠道没有“价保”。例如,一位李先生于9月20日在郑州某授权体验店购买了大疆Osmo Pocket 3,在要求退货时被告知无法解决,原因是“线下没有价保”。
从法律角度来看,消费者并没有绝对理由要求卖家补差价,除非商家事先承诺了“15天内降价补差”。因此,像李先生这样的线下消费者在寻求补偿时遭到拒绝并不意外。然而,大疆这次降价是为了促销,目的是吸引消费者。如果因少数消费者要求“补差价”而产生纠纷,可能会影响品牌形象。从商业角度考虑,大疆应该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合理要求,避免因小失大。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中国线下零售服务体系正在被线上体验标准重新定义,但尚未跟上节奏。线上购买大疆产品的消费者并未因降价问题而群情激愤,主要是因为“七天无理由退货”和“价保”已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标配。而在某些平台上,大疆自营旗舰店甚至明确标明“30天无理由退货”。相比之下,线下商家很少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即使支持,流程也较为繁琐,增加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
近年来,中国线上零售业异军突起,不仅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领先,也在服务上领先。这种领先的服务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和购物体验,尤其是对年轻一代而言。面对这一现实,线下零售业需要及早与线上服务标准对齐,否则将面临进一步的溃败。
在发达国家市场,线下零售服务已经高度发达,拥有完善的价保和退货体系。欧美大型零售商普遍提供“Price Match”政策,消费者在规定时间内发现官方渠道降价可以直接申请差价返还。这表明中国线上零售较高的服务标准实际上只是率先与国际标准接轨。线下零售业迟早也要走这一步。
现代零售的一个典型困境是品牌一致性危机。在数字时代,用户不会区分直营与授权,只认品牌整体体验。售后责任与体验一致性是消费者的天然诉求。例如,2019年苹果价格差异诉讼案和2026年特斯拉“降价诉讼风波”都反映了这一点。在成熟市场,价格调整受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反垄断法律的约束。相较之下,中国市场品牌众多、渠道复杂,监管与消费者教育尚在完善中。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完善和成熟,这一时间窗口恐怕难以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