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金价破千创纪录有人卖金买房 金价飙升引发资产配置调整(近期国内金价) 99xcs.com

国内金价破千创纪录有人卖金买房 金价飙升引发资产配置调整!2025年10月,国内黄金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品牌金饰价格跃升至1100元/克级别,现货价格稳定在750元/克以上。国际金价突破390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这轮贯穿全年的金价上涨是多重政治经济风险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

国内金价破千创纪录有人卖金买房

国际层面,地缘政治“黑天鹅”频飞成为重要推手。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引发政策连续性担忧,特朗普政府拟加征全球贸易关税加剧通胀压力,法国总统面临辞职呼声、日本领导层变动叠加中东局势紧张与东欧军事动态,全球避险情绪显著升温。驻迪拜大宗商品交易商表示,每当不确定性加剧,资金总会流向最安全的资产,当前黄金无疑是首选。

货币政策转向则构成直接支撑。美联储因经济增速放缓与债务压力开启降息周期,市场预期低利率环境将延续至2026年,实际利率下行大幅降低了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更深远的是,美国债务规模高企与“美元武器化”争议动摇了美元信用基础,“去美元化”背景下,各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预计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净购买量达80吨,新兴市场央行的储备多元化需求将贡献19个百分点的涨幅。高盛已将2026年末金价预测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进一步强化市场看涨预期。

国内市场呈现独特特征:黄金需求兼具“消费+投资”双重属性,黄金T+D全年涨幅1.68%远超伦敦金现的0.63%,显示散户与机构的配置热情。瑞银特别警示,中国“被压抑的需求”尚未完全释放,叠加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央行购金对冲效应,国内金价形成显著“溢价”。

金价与楼市的反向波动催生了两类截然不同的资产操作:有人押注黄金牛市抛售房产,有人逆向布局变卖黄金购房,背后是投资者对风险与收益的差异化判断。

“北京男子6年前卖房买金,如今回购房产还净赚1600万”的案例虽具戏剧性,却折射出部分投资者的决策逻辑。2018年他以1000万元出售北京住宅,以265元/克购入38公斤黄金,2024年以646元/克变现后,用800万元购回原房,剩余1600万元现金。这一案例在2025年金价持续飙升的背景下,刺激更多投资者加入“抛房买金”行列。

这类投资者的核心逻辑有三:一是对楼市下行风险的担忧。2025年房地产市场呈现明显分化,二三线城市因人口流出与库存过剩房价持续承压,部分区域陷入“有价无市”,即便是一线城市核心区也涨幅乏力,房产投资属性大幅削弱。二是对黄金长期牛市的信念,高盛等机构的乐观预测与央行购金的“粘性”资金支撑,让投资者相信金价仍有上涨空间。三是流动性考量,黄金变现便捷性远超房产,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时,更易快速调整资产结构。

另一部分投资者选择反向操作,即便在金价高位仍变卖黄金购置房产。这类决策源于对房地产核心价值的认知:其一,居住刚需构成底层支撑。城市化未完成带来的人口流入、家庭结构变化催生的改善需求,让房产始终具备使用价值。其二,抗通胀与现金流优势显著。房产既能通过资产增值抵御通胀,又能产生稳定租金收益,而黄金作为无息资产,仅能依赖价格波动获利。其三,政策底提供安全垫。2024-2025年各地出台的“认房不认贷”、降首付、降利率等政策,被视为稳楼市的明确信号。

不过,这类操作同样面临风险。2026年有投资者出售200克黄金加积蓄购置140万元房产,如今房产贬值至90万元,同时错失黄金上涨行情,陷入“双输”困境。这警示“卖金买房”需建立在理性判断基础上,而非盲目跟风。

两种极端操作虽吸引眼球,但普通投资者更需穿透表面波动,认清黄金与房产的本质属性差异,结合自身情况做出选择。从资产特性看,黄金的核心优势在于避险与流动性。作为“无主权信用风险”的资产,其价格与地缘政治、货币信用体系稳定性高度相关,适合作为对冲经济下行、汇率波动与政策风险的工具。但黄金的局限性同样明显:无法产生现金流,长期持有需承担机会成本,且价格易受短期市场情绪影响,存在回调风险。技术面显示当前黄金已进入“极端看涨”区间,RSI指标超买暗示短期获利回吐压力。

房产则具备“实体价值+现金流”双重属性。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产,因人口流入与资源稀缺性具备长期保值能力,租金收益能提供持续现金流,适合追求稳健增值的投资者。但其短板在于流动性差、交易成本高,且受区域供需、政策调控影响极大。2025年楼市的新逻辑已清晰:“闭眼买房赚钱”时代终结,只有人口净流入城市的核心地段、高租赁价值的小户型产品才具抗跌性。

从适配场景看,两类资产并无绝对优劣:对于风险承受能力低、追求短期避险的投资者,可将10%-20%的资产配置黄金,通过ETF等工具降低实物持有成本;对于长期投资者,若能精准选择核心城市优质房源,房产仍可作为资产组合的压舱石;而“抛房梭哈”或“卖金买房”的极端操作,仅适合对市场有深度研究、能承受高风险的专业投资者,普通人群盲目效仿极易造成损失。

2025年的资产市场已告别“单一资产躺赢”的时代,金价破千与楼市分化共同指向一个结论:没有万能的投资品,只有合理的组合策略。投资者需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建立多元化配置框架。留足3-6个月应急资金,保障现金流安全;刚需购房可择机入市,但需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段,优先考虑租金覆盖月供的房源;将黄金作为资产组合的“稳定器”,控制在合理比例,避免过度押注;适度配置优质股票或基金,分享经济长期发展红利。

黄金的避险价值与房产的实体属性在不同经济周期中各有侧重。2025年全球经济“滞胀”阴影未散,地缘风险持续存在,黄金的“终极避风港”地位短期难以动摇;而房地产的“理性投资时代”已然开启,精选标的仍能实现稳健增值。真正的投资智慧在于认清周期、分散风险,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财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