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赶到医院时,人已经躺在ICU昏迷不醒,后来才了解到是急性中毒导致。王先生的侄子小卫今年48岁,9月25日经同村熟人李师傅介绍前往西咸新区一小区某位业主家中的地下室刷地坪漆。工头离开施工现场后,小卫独自工作。不久后,他因中毒晕倒约20个小时,直到9月26日中午才被发现并送往医院抢救。尽管经过四天的抢救,小卫还是不幸离世。
小卫的表弟张凯详细描述了这起悲剧。他表示,小卫于9月25日上午9时左右进入工地,当时包工头刘某也在现场。大约上午11点多,刘某离开,工地只剩下小卫一人。监控显示,小卫吃完午饭后约12点50分返回工地,之后再未出来。直到第二天中午12点09分许,李师傅接到小卫的求救电话,物业紧急将他送往医院,但小卫最终在10月1日凌晨去世。医院的诊断证明书上列出了一系列严重症状,包括刺激性气体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事发后,家属将小卫的血液、尿液及施工现场的多瓶油漆送往检验机构检测。结果显示,患者身体中除了一些药物成分外未检测到其他常见毒物,但在送检的液体中查到了甲苯、乙苯、二甲苯等物质。这些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也可能通过皮肤接触和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
李师傅表示,此次刷地坪漆的活本来是包工头刘某介绍给他的,因为有事走不开,便将小卫介绍了过去。工钱为400元一天。26日中午12时许,李师傅看到小卫发来的语音称“腿压麻了走不动了,出不去了,赶快叫人”。意识到不对劲,李师傅赶紧联系了刘某,后者紧接着联系了物业。李师傅推测小卫可能在25日下午四五点钟便已中毒晕倒,直到26日神志稍微清醒时才打来求救电话。
据家属描述,事发的地下室环境密闭,只有很小的窗户,小卫当时仅佩戴口罩独自作业,无人巡查。这种在通风极差环境下的长时间作业被认为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关键原因。治疗期间,包工头刘某给了家属3万元用于小卫的治疗,之后表示无力再管。小卫是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劳动村人,家中除了妻子及两个孩子外,还有71岁的母亲。他是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常常外出务工,以刷地坪漆为主。村里近百户人家自发捐款,筹得5万多元善款,但未能留住小卫。
西安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副教授寇融巍介绍,苯及其衍生物是常见的重要化学原料,也是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它们常藏身于日常生活中,如装修中的油漆、涂料、胶粘剂,新家具释放的气体以及汽车尾气等。急性苯中毒发生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时,会出现头晕、恶心、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而慢性中毒则因长期低剂量接触所致,初期症状隐匿,表现为持续乏力、记忆力减退,随后可能引发牙龈出血、皮肤瘀斑、免疫力下降,严重时损伤造血系统,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防范苯中毒需选择无苯或低挥发性产品,新装修场所必须充分通风数月以上才可入住,并配合使用空气净化器。个人接触油漆、化学品时务必佩戴专业口罩,戒烟并避免二手烟。职业人群需严格使用单位提供的防护设备,一旦出现不明原因乏力或出血倾向,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