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落幕,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第29任总裁。鉴于自民党仍是日本国会最大政党,高市早苗大概率将在10月中旬的首相指名选举中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但她的执政之路充满挑战。
高市早苗在竞选阶段将经济复苏作为核心议题,提出以赤字财政刺激和战略产业保护为核心的政策组合。然而,这一主张面临多重现实制约。日本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1200万亿日元,占GDP比重超过250%,是发达国家中债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当前,日本央行为抑制通胀已开启加息周期,新增国债发行将进一步加剧市场对日元信用的担忧,推高国债收益率和企业融资成本,从而抑制经济活力。
高市早苗还主张强化“技术安全”,将多项产品纳入出口管制清单,试图减少对华市场依赖。然而,日本半导体材料企业对华出口占比较高,部分龙头企业的重要利润来自中国市场。这种“经济安全保障”政策可能导致日本企业丧失全球竞争优势。
在竞选期间,高市早苗的政策宣讲更聚焦于财政刺激与产业保护,对民众关心的养老金缺口、老年人护理资源短缺等问题关注较少。这些民生问题若久拖未决,恐导致其快速失去民心。
在外交与安全领域,高市早苗试图强化日美同盟、推进修宪强军,但这一路线正遭遇内外阻力。她计划提高驻日美军费用分担比例,承诺采购更多美式先进装备以同步两军作战体系。虽然这短期内提升了日本在同盟中的“存在感”,但也让日本逐渐沦为美国地区战略的辅助工具,在对美关系中越来越失去话语权。特朗普政府不仅威胁进一步提高防卫费占比和驻日美军费用,还在关税问题上对日施压。目前,日美虽初步达成关税协定,但在巨额投资问题上仍存分歧,不排除未来重新爆发关税摩擦的可能。
此外,修宪是高市早苗长期坚持的目标,但这一主张面临国内制约。多数民众担心修宪会增加日本卷入地区冲突的风险,对修宪的支持度长期处于低位。当前自民党在国会的席位也无法达到修宪的门槛。
高市早苗的胜选难掩其执政根基的脆弱性。此次总裁选举中,她在首轮主要靠地方党员票跻身第二轮,并最终以微弱优势胜出。增加的国会议员票大多来自败选阵营,这是党内各派利益妥协的结果,而非源于对她的坚定支持。未来一旦各派利益发生冲突,高市早苗的执政稳定性将遭受直接冲击。而且,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最近的选举中接连失利,失去了国会两院多数席位,成为少数执政党。这意味着高市早苗提出的经济刺激法案、防卫预算案等重大提案必须争取在野党支持才能通过,如何平衡自身主张与在野党的支持是一大难题。
日本正处于内外矛盾交织的关键节点,无论谁当选首相,在短期内都难以摆脱现实结构性困境。高市早苗今后面临的政策挑战绝不轻松,也无法排除成为下一个“短命”首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