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例!中国团队成功将猪肝移植给活人 突破性进展开启新希望!全球首次,猪的肝脏被成功移植到了活人体内。这项肝病学领域的重要突破发生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之前,人类移植基因编辑猪器官主要集中在肾脏和心脏上,关于肝脏的尝试较少。肝脏异种移植难度高,不仅涉及手术和抑制排斥反应,还要求猪肝能够承担复杂的生理功能,如合成蛋白质、维持凝血功能、转化“毒物”和产生胆汁等。
这例辅助性肝脏异种移植手术是向前迈出的关键一步,既展示了希望也揭示了未来需要克服的障碍。
这项突破性的手术于2024年5月完成,并于同年10月8日发布在国际知名期刊《肝病学杂志》上。接受移植的患者71岁,患有乙肝病毒相关肝硬化,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肝细胞癌,大小约为15x11x10厘米。肿瘤挤占下,正常肝脏仅剩不到一半。
医生尝试通过微创手术和抗肿瘤药物缩小肿瘤,但效果不佳。入院第19天,患者出现剧烈腹痛,检查发现肝右叶肿瘤随时有破裂风险,病情危重,需紧急手术处理。然而,切除肿瘤所在的肝右叶可能导致术后急性肝衰竭,且患者不符合肝移植标准,也没有合适的亲属捐献者。
在这种情况下,基因编辑猪辅助性肝脏移植成为唯一可行的选择。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后,医生切除了肝右叶肿瘤并保留了剩余肝脏,然后将基因编辑猪的514克肝脏作为辅助供肝移植入患者体内。
供体猪来自云南农业大学,为体重约32公斤的滇南小型猪,一直被饲养在隔离环境中,接受多种病原体监测。科学家敲除了3个猪异种抗原基因,并过表达7个人类基因,以降低排斥风险和调节凝血功能。
猪肝移植后立即呈现红润色泽,并产生金黄色胆汁。超声检查显示移植猪肝血流正常。术后第一个月,患者未显示出明显排斥反应,肝功能和凝血指标逐渐改善。供体猪肝可以产生蛋白质、胆汁和凝血因子。
然而,术后第31天,患者出现异种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表现,经过药物治疗及血浆置换,患者器官功能仍继续恶化。医生在术后第38天进行了猪肝切除手术,症状有所缓解。不幸的是,术后第135天,患者突发上消化道出血,尽管多次内镜止血及栓塞处理,最终于术后171天去世。
这个案例首次成功完成了基因编辑猪肝脏的体内原位辅助移植,提供了评估慢性排斥反应、肝脏代谢相容性和凝血情况的可能,也显示出这种手术可以在保留部分原肝脏的同时提供一定的肝脏支持。
中国每年有数十万人经历肝功能衰竭,有时肝移植是唯一有效治疗方法,但供体数量有限。基因编辑猪的肝脏不受供体数量限制,被认为是缓解移植器官短缺的潜在途径。近年来,基因编辑猪肾脏和心脏异种移植取得了重大进步,已有患者存活超过半年。
相比之下,肝脏具有更复杂的功能,给跨越物种的移植带来了独特挑战。近期猪肝异种移植方面的进展包括:今年1月,美国团队将基因编辑猪肝连接到一名脑死亡患者的体外,并使猪肝接入患者的血液循环持续72小时;今年3月,中国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将经过6个基因编辑的猪肝移植到一名脑死亡患者体内,并维持了10天。
这些研究为基因编辑猪到人异种肝移植提供了支撑。目前距离完全切除人类肝脏、让猪肝在人体内长期独立工作还有很远距离。这项手术表明,基因编辑猪肝脏可以植入人体并发挥一定功能,标志着肝病学领域的新进展。全球首例!中国团队成功将猪肝移植给活人 突破性进展开启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