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10月11日凌晨,美股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波动,三大指数集体重挫,为本轮反弹行情画上了惨烈的休止符。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暴跌878.82点,跌幅1.9%,报45479.60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重挫820.20点,跌幅3.56%,报22204.43点;标普500指数下跌182.59点,跌幅2.71%,报6552.52点,三大指数均创下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这场暴跌对市值造成了巨大影响。美股七大科技巨头当日市值合计蒸发约77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万亿元)。英伟达跌4.89%,市值蒸发超2280亿美元;特斯拉跌5.06%;亚马逊跌4.99%;ARM更是暴跌超9%。科技股的雪崩带动整个市场下探,费城半导体指数重挫6.32%,中概股也未能幸免,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盘大跌6.1%,创下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多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市场崩溃。贸易摩擦再度升级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发布公告,对含美国元素的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并于10月14日与美方措施同步实施。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威胁对进口产品大幅提高关税,反制稀土出口管制,市场对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担忧急剧升温。
美国政府停摆持续发酵,加剧了政策不确定性。截至10月11日,停摆已进入第十天,特朗普政府已启动大规模永久性裁员,涉及内政部、财政部等九个核心部门,数千名联邦雇员面临失业。关键经济数据如9月非农就业报告因停摆推迟发布,投资者难以判断经济真实走向。
科技板块的密集利空成为暴跌的直接导火索。高通因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被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特斯拉第二代人形机器人因手部设计技术难题被迫搁置量产计划,甲骨文因依赖OpenAI导致单季亏损,市场对科技股高估值的质疑集中爆发,资金加速撤离高风险资产。美联储理事沃勒关于“过去几个月就业增长可能为负”的表态,进一步动摇了市场对经济韧性的信心。
恐慌情绪迅速向全球市场传导,引发连锁反应。欧洲斯托克50指数当日下跌1.75%,德国DAX指数跌1.68%;大宗商品市场同步承压,WTI原油暴跌4.24%,报58.90美元/桶;加密货币市场更现踩踏式抛售,比特币一度跌超13%,以太坊跌超20%。避险资产逆势走强,现货黄金价格突破40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资金避险需求凸显。
对于后市走向,市场分歧显著。高盛等机构仍持乐观态度,认为经济基本面韧性与美联储宽松周期未改,回调仍是买入机会;但桥水基金达利欧等谨慎派警告,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40万亿美元债务规模与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引发更大风险。接下来,10月24日的9月CPI数据以及即将开启的财报季,将成为检验市场韧性的关键节点。
这场“黑色星期五”再次印证,在政策博弈加剧与估值高位背景下,全球资本市场的脆弱性正不断上升。对于投资者而言,政府停摆进展、关税政策动向与企业盈利数据,将成为判断市场方向的核心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