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总统府宣布,将于13日在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举办一场“和平峰会”,20多国领导人将出席。峰会由埃及总统塞西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主持。
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已于10日12时生效,并进入执行阶段。美国、卡塔尔、埃及和土耳其代表组成的工作组将跟进以色列与哈马斯双方执行协议情况并进行协调。根据以色列媒体披露的第一阶段协议内容,在以军撤出“商定界限”后72小时内,哈马斯释放所有被扣押在加沙地带的以方人员,归还已故人员遗体,同时以色列也将相应地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员。有报道称,双方互换人员可能在13日进行。
对于和平峰会选择在13日举行,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牛新春表示,这既有象征性意义也有实质性意义。此次峰会旨在庆祝第一阶段协议达成,并继续推进后续阶段协议。第一阶段停火执行期只有三天,三天之后需尽快讨论第二阶段,此时举行峰会来协调各方立场具有现实考量。
法国24新闻台报道指出,尽管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召开在即,但许多关键问题仍未解决。分析认为,如果无法解决根本性矛盾,此次停火可能只是为期三天的临时措施。牛新春表示,真正的考验在于第二阶段。最紧迫的问题包括哈马斯解除武装、以色列永久结束战争以及以色列军队撤出加沙。此外,未来加沙地区的治理问题也充满挑战,包括谁来管理加沙地带以及如何实现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合并治理等问题。
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以及意大利等国的领导人或外交部长将出席这场峰会。牛新春表示,欧洲国家积极参与显示出其在巴以问题上既想与美国保持距离又希望合作的态度。在推动加沙停火的问题上,欧洲采取了独立行动,如法国和沙特阿拉伯共同主办了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会议,试图凸显自身更公正的立场。尽管欧洲同意参加此次峰会,但这并不能弥合与美国之间的分歧,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欧洲将继续坚持自己的立场并单独运作机制,同时也与美国进行协调。
自10日第一阶段停火生效以来,已有超过50万人返回加沙城。多个联合国机构呼吁以色列立即开放所有加沙地带的过境点,并解除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限制,以便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援助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