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高市早苗不被美国看好 华盛顿沉默狙击(高市早苗简介) 99xcs.com

日本政坛正经历26年来最剧烈的震荡。自民党与公明党执政联盟的突然破裂,将原本稳操胜券的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推向悬崖边缘。这场政治地震背后,是华盛顿的沉默狙击与东京派系绞杀的双重围猎。

评论员:高市早苗不被美国看好

公明党撤出24席使自民党196席无法单独过半,高市早苗必须争取国民民主党等小党支持才能组阁。原定10月15日的首轮投票被迫延期至20日,这一周内日本从“女首相诞生”的期待滑向“政权更迭”的现实风险。

评论员:高市早苗不被美国看好 华盛顿沉默狙击

公明党的强硬立场源于对高市右翼思维的警惕以及对其处理政治资金丑闻方式的不满。若无法在投票前达成妥协,自民党可能启动“换人保政权”方案,河野太郎、小泉进次郎等中间派已被列为备选。

评论员:高市早苗不被美国看好 华盛顿沉默狙击

高市早苗主张减少对美依赖,直接触碰美国战略红线。相比安倍时期日本负担91%驻日美军经费的配合,她修订美日安保条约的意图引发美方警惕。美国议员透露,特朗普团队担忧其对华强硬姿态可能破坏亚太平衡。这种矛盾在经贸领域同样尖锐,高市既承诺遵守日美汽车关税协议,又主张战略自主,这种摇摆令华盛顿怀疑其可靠性。美国务院内部评估认为,日本需要的是“可控盟友”而非战略变量。

高市28%的民调支持率未能转化为派系认可,暴露出日本政治“基层人气≠权力通行证”的残酷法则。其胜选依赖麻生派等保守势力操作,与“解散派阀”口号形成讽刺反差。党内正酝酿两套应对方案:若20日前能与公明党达成企业捐款改革协议,高市仍有望组阁;否则可能推举更易被各派接受的过渡人物。同时,在野党加速推进“大联合”,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和维新会正协商共同候选人。

高市协调放弃秋季大祭参拜的决定,折射出其外交政策的三重矛盾:强化日美同盟与追求战略自主的摇摆,对华贸易占比22.8%的现实依赖与“经济安保”法案的对抗,以及历史问题表态引发的邻国反弹风险。这种困境将在短期内面临两大考验:10月28日特朗普访日的接待以及APEC峰会的外交博弈。若处理失当,可能加剧政权不稳。

高市现象揭示日本政治的深层悖论:女性领袖需披保守外衣才能获权,安倍所谓“女性身份是宣传工具”的争议言论仍在应验。派阀政治对民主机制的侵蚀,使得任何改革承诺都难逃利益集团绞杀。无论高市最终能否打破玻璃天花板,这场危机已暴露日本政治体系的系统性脆弱。在美日博弈与党内角力的夹缝中,首位女首相的光环可能只是权力游戏的短暂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