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家长提前“空巢”了 苦等学校放假盼团聚(大一新生家长发言稿) 99xcs.com

近日,一篇关于“中秋遇上国庆,许多父母喜提‘节日空巢’”的文章引发了广泛讨论。特别是大学生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升入大学后才真正体会到孩子“翅膀硬了,飞走了”。

大一新生家长提前“空巢”了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家住杭州市余杭区的王女士家中有一名大一新生。国庆中秋假期结束后,儿子回到学校仅一周多,王女士就已经非常思念他。“报道中提到六年级家长觉得孩子中秋节和同学一起玩不参加聚餐就是‘提前空巢’,其实这还早,毕竟骑车出去玩的孩子晚上还会回家。”王女士略带伤感地说,“像我们儿子,开学两周才回来一次,这次说要下个月再回。这才是真正的‘提前空巢’。”

大一新生家长提前“空巢”了 苦等学校放假盼团聚

久久小常识(www.99xcs.com)™

王女士的儿子在杭州某大学就读,虽然离家不远,但他性格独立,平时除了上课还有很多兴趣爱好,是学校社团的主力队员。“他说下个月一定回来,我现在天天盼着学校放假。”王女士说。

相比之下,家住滨江区的张女士则看开了许多。她的儿子读大二,虽也在杭州上学,但回家频率已从每月一次变为寒暑假回家。“孩子上大二之后明显忙了许多,有时给他打电话也接不到。”张女士说,“可能到了大三,他会去实习、参加社会实践项目,寒暑假回家的天数也会减少。我和他爸爸心态放稳了,他不回家,我们就出去旅行,都要过好自己的生活。”

周女士的女儿在国外留学,她对“提前空巢”没有太多排斥感。她身边的朋友建议她再生一个孩子,但她认为不如提升自己。女儿出国后,周女士报名学习心理学,她说:“我倒觉得不是‘空巢’,而是新的人生阶段。”

对于孩子进入大学后家长如何处理心理落差的问题,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辅导员徐梓俊表示,这是家长和孩子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他建议家长从“管教者”转变为“支持者”,适应孩子不在身边的焦虑,避免过度干预。另一位高校辅导员建议家长与孩子找到合适的交流节奏,根据孩子的状态调整联系频率和内容。对于那些孩子在较远地方求学的家长,可以重新拾起个人爱好,或发展新的爱好,也可以通过重新装修房子来营造一种开启新生活的氛围,让“空巢”变“爱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