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态电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产业化落地。闻泰科技近期回应称,旗下安世半导体(中国)的员工公司系统权限被全面中断一事已部分恢复。10月17日早上,安世中国的团队账号被封,具体原因不明。考虑到紧急状态下欧洲可能会切断系统和资金,中国区不得不采取独立的自救行为,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确保国内客户的供应。
闻泰科技是一家集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于一体的半导体与产品集成企业。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3亿元,同比下滑24.56%;实现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237.36%。旗下安世半导体是全球领先的分立与功率芯片IDM龙头厂商之一,拥有近1.6万种产品料号。近期,公司股价波动加大,近3个交易日成交额均超60亿元。截至10月17日收盘,闻泰科技A股市值为479.18亿元。
奇瑞汽车在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展出全固态电池模组,该电池采用原位聚合体系固态电解质、富锂锰正极材料等技术,电芯能量密度高达600Wh/kg,续航里程将提升到1200公里—1300公里。此前,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高新华透露,奇瑞正在研发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投入定向运营,2027年批量上市,届时纯电动汽车续航将突破1500公里。
另一家车企巨头丰田汽车也宣布了固态电池领域的大动作。10月8日,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与丰田汽车就量产用于纯电动汽车(BEV)的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此次合作推进研发进程。据第三方机构EVTank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614.1吉瓦时,渗透率突破10%,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元。全球头部企业普遍规划于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2030年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科学家和企业今年以来捷报频传。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A股不少上市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也有积极进展。亿纬锂能“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下线,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孚能科技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500Wh/kg,远超当前在售锂电池的水平。当升科技专注于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并已取得显著进展。全固态正极材料匹配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远超当前液态电池水平,已经实现10吨级以上批量供货。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正式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星源材质参股的新源邦已经拥有氧化物电解质千吨级产能和百吨级出货,硫化物电解质预计2025年有吨级出货。盟固利研发的固态电解质产品已完成技术定型工作,并在固态电池行业头部企业完成材料认证流程。
二级市场上,多只固态电池概念股走势强劲。今年以来共20只概念股累计涨幅超50%,其中4股累计涨幅翻倍,分别是上海洗霸、先导智能、德福科技、中一科技。上海洗霸累计上涨239.24%,排在第一。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156.56%。公司针对固态电解质(氧化物、卤化物、硫化物)、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市场情况进行了深入广泛调研,研发、制备出先进的固态电解质、新型硅碳负极等电池材料。不过近期随着A股市场热度下降,不少固态电池牛股也出现明显回落。10月17日收盘价与年内高点相比,24只固态电池概念股回撤幅度超20%,德福科技、中一科技、上海洗霸、先导智能等年内翻倍牛股名列其中。回撤较大的还有科恒股份、曼恩斯特、信宇人、金龙羽、东方锆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