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又有新突破 发布“车路云一体化”阶段性成果(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 99xcs.com

为期三天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于10月18日在北京闭幕。大会期间,中国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阶段性成果”,为未来产业规模化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车路云一体化”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系统性技术架构,通过车辆、道路设施与云端平台的深度融合,实现交通系统的协同感知与智能决策,保障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行驶。中国率先提出并践行这一技术路线,已有20个城市(联合体)参与相关试点工作。目前,中国已提炼出“车路云一体化”十大功能场景,包括交通信号灯信息服务、交通事件信息预警、协同式弱势交通参与者避撞等。

此外,中国在“车路云一体化”的研发应用上,已在智慧公交、无人配送、智慧出行乘用车等领域实现应用落地。

在大会闭幕式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十大成果。截至目前,中国已制定发布近百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支撑了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的技术演进。在安全标准方面,已发布的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覆盖整车安全、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为产业发展划定了“安全红线”。在测试验证方面,相关安全管理规则使智能网联汽车由“试验场”走向“开放路”。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安铁成表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工作自2015年起步,历经十年系统推进,构建了开拓、引领、强基的标准化进阶路径。这十大成果不仅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更是推动产业面向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中汽中心还表示,在参与国际化标准体系建设中,中国专家牵头制定了多项ISO及联合国法规标准,推动“中国标准”深度融入全球体系。未来,中国将继续以标准为引领,不断完善体系建设、深化国际协同,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技术路线图(2025—2030)》,系统性规划了到2030年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技术发展目标和重点发展方向。《路线图》提出,到2030年,中国将形成多技术协同的综合网络体系,全面支持车辆多业务连接需求,其中,乘用车新车5G渗透率将达到95%,蜂窝车联网直连通信能力渗透率达到30%。5G/5G-A网络可实现50毫秒、100毫秒的传输时延保障。在交管信息服务方面,中国目前已实现在十二个城市开放4700多个路口信号控制数据,预计到2025年年底服务乘用车数量可达十万辆级。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车联网部高级工程师鲍叙言表示,坚持标准先行,重点优先研制了车云、云云数据接口、数据质量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标准,推动跨区域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