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热销”假象调查 伪造销量成产业链 99xcs.com

直播间“热销”假象调查 伪造销量成产业链!近日,某直播平台上一名美妆主播正卖力推销一款“限量”粉底液,评论区不断涌现“已拍”“再加点货吧”等留言,营造出抢购氛围。然而次日发现,这款宣称“已抢空”的商品依然在售,库存充足。

这并非个例。不少商家和主播通过伪造销量、互动与在线人数等数据,刻意制造“热销”假象,形成一套完整的灰色产业链。例如,在一次直播中,主播声称某款粉底液只有2000单库存,几分钟后宣布该商品“已抢空”。但第二天,这款号称“库存紧张”的粉底液仍在直播间正常销售,库存充足,价格也未变动。

刚毕业于北京某高校的赵欣曾在某直播基地实习,她透露,实习生们会分工协作,有的负责产品上架,有的负责留言互动,有的则操作“小号”营造氛围。赵欣主要负责调整后台库存,根据主播的话术修改库存数量,制造补货的假象。她注意到,一些消费者普遍存在从众心理,看到快抢完了、很多人下单,才会跟着买。

除了服装,美妆、快消品等类目的数据造假可能更严重。在一些刷单群中,直播间刷单任务明码标价,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直播间的互动、点赞、在线人数等数据均可人为操控。

直播电商行业的“数据焦虑”是虚假销量泛滥的根本原因之一。平台的推荐机制高度依赖“流量数据”和“销量数据”,直播间的在线人数、互动率直接影响平台流量分配。为提升热度,一些商家甚至购买定制套餐,将直播间在线人数从几千人推至十几万人,以提高坑位费。

一些电商平台的商品页面同样存在此类问题。一位卖服饰的商家每月都会委托代刷公司“优化数据”,主要是刷“浏览量”和“加购数”。这些数据被刷高后,平台会判定为“潜力商品”,给予更多曝光。快消品的平台推荐逻辑也是“销量越高,曝光越多”。

直播电商的虚假数据制造已形成完整产业链,覆盖“互动”“销量”“数据”等多个环节。代刷公司或相关软件可提供定制服务,如随机评论、点赞以及指定评论内容等。此外,还有相关软件售卖,自动发布设定好的评论和互动语言,这类软件需要按月付费使用。

“销量代刷”分为两种:一种是“空单代刷”,代刷公司用虚拟账号下单,不支付货款,直播结束后取消订单;另一种是“实付代刷”,代刷公司用真实支付方式下单,商家再通过社交账号返还货款。部分商家还会“自导自演”,让员工或朋友用“内部优惠券”下单,增加销量和曝光量。

“数据”造假更加隐蔽。代刷公司会控制互动频率,如每10分钟发一条评论、十几秒点一个赞等,以规避平台检测。直播间“热销”假象调查 伪造销量成产业链!